Monday, October 10, 2011

方励之: CERN-Gran Sasso 的中微子超光速实验

从昨天(09/22/2011)旁晚开始,物理界好像炸了锅,疯传一则消息:CERN (日内瓦)和Gran Sasso  (巨岩,意大利)的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今天纽约时报等大小报纸也跟着凑热闹:二十世纪最有名的物理公式,
E=mc2
中的c 不是常数了 !似乎爱因斯坦就要完蛋了!
别忙着下结论,先看一下CERN 和Gran Sasso  到底干了什麼。
CERN 和Gran Sasso  两个实验室我都去过。前者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后者是世界最大的地下的粒子和天体物理实验室。CERN – Gran Sasso  的中微子实验,想法很简单,如图1所示,在日内瓦的CERN(图左边)产生一束中微子,射向意大利的Gran Sasso  (图右边)。 他们 测量中微子从CERN  飞到Gran Sasso的时间,又知道,CERN  到Gran Sasso的距离,就测得中微子的飞行速度了。

图1:  虚线是 中微子从  CERN  到Gran Sasso  传播途径
由于地球是球状的,中微子从  CERN  到Gran Sasso  的直线传播途径都在地下。中微子可在地球中自由穿行,如入无人之境。中微子传播途径(图1的虚线)对应的地面上,有许多有名的地方:勃朗峰 (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Piemonte  (葡萄名酒产地),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源点),Arezzo (著名电影“美丽人生”的故事背景所在地,影片在戛纳电影节试映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2分钟之久,个个含泪步出影院。它是我看过的所有二战影片中,最好的)……
中微子地下直线穿行距离732公里,根据中微子在CERN的发射时间和在Gran Sasso 接受时间,就可求出中微子的穿行速度。该实验团队宣称,中微子的穿行速度比标准的光速(299792458  米/秒)大    0.0025%。昨晚,他们的论文已在网上贴出(见arXiv:1109.4897v1),题目是“Measurement of the neutrino velocity with the OPERA detector”,作者共174人,来自大小诸国。在大国中,有法,意,日,德,俄,没有美,英,中。
直到写此文的时候,同行对CERN – Gran Sasso 结果的态度,似乎持保留或观望的居多(当然,我是在美国的统计)。
原因之一是,它与超新星1978A 的观测结果矛盾。超新星爆发时会产生强光及中微子。1978A爆发时,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获2002年物理诺奖 )的地下中微子实验室接受到了中微子信号。而且,中微子信号到达时间几乎同1978A的光信号几乎一样。由于1978A距地球约17万光年,如果光速度与中微子速度哪怕只有极小(10-9)的差别,中微子信号也不可能与光信号同时到达地球。跑得快者先到,慢者后到。而CERN – Gran Sasso 结果是光速度与中微子速度有10-5 的差别。果如此,光信号将比中微子信号晚很多年。
所以,还不忙接受CERN – Gran Sasso 的结果。
等等看, CERN – Gran Sasso 的中微子实验结果能否被其他独立的实验证实。日本的超级神冈探测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设备,都可能重复做类似的实验。
有人已经急着建立新理论了,说中微子速度之所以比光快,是因为中微子走了(高维空间中的)捷径云云。暂时不必当真。
1987年,Gran Sasso 实验室正在建设时,我去过一次。Gran Sasso 实验室建在Gran Sasso 山底部。它由三个大山洞组成。山洞之间有隧道相通。与外界联系也是隧道  (图2)

图2:Gran   Sasso 实验室的示意图。它由三个实验室山洞和隧道组成。隧道可通汽车。
Gran Sasso 实验室由意大利修公路的公司承建。意大利的高速公路,山洞极多。给实验室挖几个山洞,不在话下。听说,贵州的高速公路也是意大利公司承建,因为山洞极多。
2006 年,当CERN  – Gran Sasso  中微子实验在建设时,我又去过 Gran Sasso  (图3)。从照片可以看到山洞实验大厅的规模,CERN-Gran Sasso 中微子实验的终端探测器OPERA (The Oscillation Project with Emulsion-tRacking Apparatus),即建于此大厅里。OPERA这个名字是着意取的,不懂一点威尔弟,普契尼,大概很难混进OPERA 团队。

图3:   2006年我和同事访问CERN-Gran Sasso 中微子实验山洞。
Gran Sasso 是风景旅游胜地(图4)。但在    Gran Sasso实验室里工作,却极为单调烦闷,因为环境孤立。只有在孤立安静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探测到中微子的微弱信号。在    Gran Sasso实验室,常常雇人来做单

图4,Gran  Sasso  景观
调烦闷的工作,但工资不菲。九十年代时,Gran Sasso实验室一直雇有这类中国雇员。他们大多是中国科学院的年轻研究人员。现在几乎没有了,或雇不到了,因为中国科学院的工资也不菲了。
9/23/ 2011,   Tucson

方励之: 美国之音专访 谈今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发表于  

(方励之2011年 10月 05日 美国之音的采访美国之音的采访 )

索尔·珀尔马特,以及亚当·里斯以及布赖恩·施密特等三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是获得明确的证据显示宇宙在加速膨胀。美国之音就此采访了国际知名的美籍华裔天体物理学家、亚利桑纳大学物理学教授方励之,请他介绍了三位美国学者的研究以及天体物理学一些有趣的基本概念。
方励之教授与夫人李淑娴在他们合著的《宇宙的创生》英文版中有关宇宙膨胀问题的解说,被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誉为最好的科普解说。

图:方励之教授
问:方教授,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宣布今年获得物理学奖的三位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要是用三言两语简单地说,你要怎么说?
答:宇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宇宙的膨胀。这是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的。现在这三位研究者借助更遥远的超新星发现不但是宇宙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也就是速度越来越快地膨胀。
问:我还记得在1980年代末,你在北京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第一推动丛书”的时候,宇宙膨胀到底是在加速还是减速好像还没有定论。这三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他们的研究突破好像都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的,是这样吗?
答:他们取得的(关键性)观测数据是过去的十几年取得的,不到二十年。从90年代初开始。
问:他们要拿定宇宙加速扩张的证据,为什么要选1a型超新星?
答:因为超新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很亮,就是很远的超新星你也还是能看得到。第二是超新星有很多种,有一种1a型的超新星,它们的光度基本是一样的(恒定的),可以说几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爆炸的时候都是这么亮。这好了。你要是找到这样的超新星,看到这样的超新星,就可以把它们当作我们研究天文学的人所说的 “标准烛光”。也就是说,它们的亮度都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更容易地研究宇宙膨胀。
问:我要追问一句,宇宙在加速膨胀,这可是个比天还要大的问题。为什么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居然都没看到哪?
答:这是科学问题,你要有证据哪。他们三个(获奖的天体物理学家)主要是找到一些证据。刚才我们说到超新星。超新星研究实际上也是很晚的。找到这种类型的,或者是能很远就看到的,也是很晚近的事情。
问:为什么?因为观测的限制么?
答:是。因为这种超新星实际上很少。实际上,在一个星系里,例如,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一个星系,超新星在一个星系里大约1000年才有一个。而这一个还不一定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1a型,而可能是别的类型的。所以,这样你就要等。(人生有限)你等1000年当然不行。所以,他实际上观测了五万个星系,每天去监视。假如说一个星系平均1000年出现一个超新星,那他一年内能看到五十个超新星爆发。这是平均而言。然后,再在这几十个爆发的超新星里筛选。要筛掉大部分的超新星,才能找到这种1a型的,Type 1a。他们从1990年代开始积累数据,也就是只找到了几十个有用的。
问:你刚才说的,都是光学观测嘛?
答:都是光学观测。
问:推动我们所知的宇宙加速扩张的所谓的暗能量到底是什么呢?天体物理学研究者有什么研究进展?

图:李淑娴和方励之1986年在华盛顿美国科学院爱因斯坦雕像前的合影。爱氏手上一张纸写有三个公式(从下到上):E=mc2;光电效应;广义相对论方程。注意:广义相对论方程中没有宇宙常数项
答:现在只能说没有答案。这最初是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式里写的一项(即所谓的“宇宙常数”)。只要有这一项,就会显示宇宙加速膨胀。不过,爱因斯坦后来很讨厌这一项。所以,你看华盛顿美国科学院前面的爱因斯坦雕像(见相片),爱因斯坦手中有三个公式。他在广义相对论公式里就不写这一项。虽然这一项是他最先写进去的。但他后来再也不写了。
问:那么,就推动我们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而言,通过观测超新星,我们可以说我们间接地证明了暗能量的存在了吗?
答:你也可以这么说。不过,你用的“证明”这个词,这在我们这个领域太强。通过观察超新星,证实宇宙在加速膨胀;有一个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有暗能量存在。这么说比较妥当一点。
问:现在天体物理学家们的共识可以说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大部分是由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到底是什么关系?暗物质跟宇宙膨胀、扩张有什么关系?
答:暗物质早就发现了。实际上早在1930年代就有人怀疑有暗物质。真正比较确定它的存在是在1970年代、80年代。星系的形成靠引力把物质收缩起来。假如没有暗物质,只是靠普通的物质,引力太小,不足以形成星系。所以,一定要有暗物质这种东西。暗能量则是起另外一种作用,跟暗物质相反,不是导致收缩,而是导致膨胀。这两种东西作用相反。要是跟普通人说,就可以说暗物质跟普通物质还算接近。暗物质就像普通物质一样。有物质,就有压力。比如汽车轮胎。你把气打进去,轮胎的压力就大了。暗能量则是相反的。暗能量的质量跟压力是相反的。暗能量质量密度越大,它的负压力越大。假如汽车轮胎里是暗能量,你要抽出东西来,它里面的压力才会加大。
问:现在我想,连信奉神创造天地的圣经的梵蒂冈也不否认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了。这也是方教授当年在中国国内所说的如今很多神学问题、哲学问题,已经变成了科学问题。当年方教授的这种说法还受到了中国执政党共产党的权威哲学家的批判。这一切说起来很好玩。但今天没有时间说。我现在想问的是,要是说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假如我用一个炸弹爆炸来作比喻,我可以说,宇宙如今还是处于爆炸依然在进行,弹片依然在加速扩散的阶段吗?
答:粗略地说,你可以这么说。它一直在飞散。
问:你说是粗略地说。那么,要是详细地这么说,会有什么错呢?
答:因为它的爆炸是说空间时间的爆炸,不是弹片飞散。
问:为什么不能说弹片飞散?
答:你也可以这么说,因为从形象上来说,好像是每个星系都像弹片一样往外飞。你可以画出这样的一种图像来。但它这种往外飞,实际上是空间在膨胀。
问:宇宙爆炸要到了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呢?假如还是用炸弹爆炸碎片飞散作比喻,什么时候碎片扩散会减速?
答:如果按照现在的这种加速膨胀的模型去推到极端的未来,那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问: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答: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直到最后,弹片一直在分散,而且在加速分散 。也就是说,两个星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是距离加速变大。最后,谁也看不见谁了,因为彼此太远了。从暗能量的概念出来之后,就有人算过。按照这样的扩散,经过几十亿年,天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了。
问:那我就来了一个问题。假如它能永远这么分崩离析下去,而且是加速扩散,那么,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能量是从真空里来的。
问:你是说,能量是无限的。你是这个意思吗?
答:没有必要说无限。在宇宙学当中,能量守恒定律你可以暂摆在一边,置之不理。
问:哇,难以理解。难以想象。超出了人的本能直觉啊。
答:(笑)是哪。
问:超出了逻辑。超出了我们所知的物理学定律,不是吗?
答:(笑)并不超出我们所知的物理学定律。你的能量守恒定律也是晚近三四百年的事情嘛。人家原来也不相信这个。人们相信能量是无限可用的。试图创造永动机的有的是嘛。
问:方教授,假如有一拨初中生、高中生,有志于今后从事物理学研究,作为一个天体物理学研究者,你愿意怎样向他们介绍天体物理学?换句话说,你会说天体物理学都什么有趣的研究方向,把他们吸引到你的研究领域来?
答:天体物理和物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物理学从一开始,它的很多的证据是从天体物理来的。第一,我们可以看牛顿。他是怎么建立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呢?他是靠太阳系行星的运动建立的。也就是说,靠的是天体物理。还有,现在我们老是说量子论。量子论的第一件重要发现就是光谱有很多谱线,从这里发现所谓的能级、量子化等等。谱线有什么规律的呢?是靠太阳的光谱,你在地面上看不到。只能用太阳光才能看得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就更不用说了,它是靠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等等,总之全是靠天文学的观测得来的。到现在,研究粒子,研究微观最前沿的东西,还是不能离开天体物理。大的东西跟小的东西联系是很密切的。天体研究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它尺度特别特别大。假如有很微小的差别,因为尺度大,把微小的差别就放大了,就很容易看清楚。
问:谢谢方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Tuesday, January 25, 2011

王令隽:引力时空是弯曲的吗?

·王令隽·

  近代物理的诸多革命性的理论中,最为令人费解而感到莫测高深的概念之一,是引力时空弯曲的概念。

  我把“引力时空弯曲”叫做“概念”而不是“理论”,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证明这一概念。

  这可能会让读者们感到惶惑:难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不是一个证明这一概念的系统理论吗?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是黎曼几何——曲面几何。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就是:爱因斯坦张量正比于能动量张量。而爱因斯坦张量就是从时空曲率张量收缩而成的。既然引力作用可以用黎曼空间中的场方程完全表述,那么就可以认为引力本质上是几何。难道这还不能说明引力时空是弯曲的吗?

  不能。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先,我要特别说明,以下的讨论不挑战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正确性(当然也不确认它的正确性)。即是说,引力时空是否弯曲的概念和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是否正确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使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成立,也并不能证明引力时空是弯曲的。

一.运动轨迹的弯曲不意味着时空的弯曲

  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垂直落下的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炮弹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行星的运动轨迹是圆或椭圆。描绘这些不同的曲线方程就是运动方程 – 规定某一物体所在的时空坐标关系的方程。显然,运动方程式中所规定的时空关系仅仅是某一物体可能经过的时空坐标点的关系,而不影响整个宇宙的时空结构。一只蝴蝶在空中翻飞,他所经过的时空坐标构成非常复杂而美丽的曲线,但这决不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时空被这只蝴蝶搞弯曲了。这只蝴蝶可能自己觉得天翻地覆,如果宇宙间只有这只蝴蝶并且它服膺时空弯曲论,它也许可以认为时空的结构不仅是弯曲的而且时空还会翻跟斗玩杂技。可是宇宙间除了这只蝴蝶外还有追逐他的螳螂,黄雀和其他万事万物。这时空是大家的而不是蝴蝶那厮可以独占的,时空结构岂可由它一言而断曲直?

  在经典力学里,运动方程就是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方程规定了物体的运动轨迹必须是圆锥曲线。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圆。地球的运动轨道就差不多是围绕太阳的一个圆。因为圆的曲率是半径的倒数,所以地球的运动方程可以表述为:地球的加速度和圆周轨道的曲率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表述就把引力描述成了某种空间的几何特性。但是这种几何特性只属于行星的轨道,和宇宙空间的性质毫不相干。高能的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穿越太阳系,它的轨道可以是直线,双曲线或抛物线,它所感受到的时空性质和地球的轨道曲率毫无关系。所以,地球的运动方程的空间性质和轨道的弯曲决不意味着宇宙空间的弯曲。还是那句话,时空是大家的,不是只属于地球的。

  如果我们选择以太阳为中心的球面坐标系而不是笛卡儿坐标系,则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方程可以表述为:太阳系中的任何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在的球坐标面的曲率的平方成正比。这样,可不可以把引力看成是空间本身的某种几何性质呢?

  不可以!我们选择球面坐标系,只是选择了一种较为方便的坐标系统,并没有改变空间的性质。我们同样可以选择笛卡儿坐标系来有效地描述行星的运动。难道空间的曲直会取决于我们对坐标系的选择?这符合相对性原理吗?天文学家几百年前就开始用球面坐标系来描述天体的运动,从来没有人认为一旦采用了球面坐标,宇宙空间就弯曲了。

  加速度是位移矢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所以引力场中物体的运动方程又可以表述为:地球的位移矢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和圆周轨道的曲率的平方成正比。这种表述更符合相对论理论的张量语言。但并没有改变问题的物理实质,也不能改变宇宙的时空性质。

  其实,除了引力场中的物体运动方程可以用几何语言来表述,其他运动方程也可以用几何语言表述。比如说,圆周运动不一定非要引力不可。汽车轮子,机器的飞轮,田径运动员的铁饼,骑摩托车飞檐走壁的杂技演员,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等等的圆周运动都不是因引力造成的。用上述几何语言,圆周运动的方程可以表述为:位移矢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和圆周轨道的曲率成正比,同时又和位移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的平方成正比。注意这里不涉及任何万有引力常数或质量之类的东西,是完完全全的几何关系,而且适用于所有圆周运动。这种普适的几何关系甚至和长度与时间单位的选择无关。但是这种普适的圆周运动方程的几何表述丝毫不影响宇宙空间的平坦,均匀,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丝毫不能使空间弯曲。因为这种几何关系所规定的,仅仅是某物体的运动轨迹的几何特性,而不是整个空间的几何特性。

  有了对经典运动方程中的空间和时间变量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就不难理解广义相对论中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在广义相对论中,运动方程就是黎曼空间中的短程线方程。这一短程线方程中的空间和时间变量只是受引力作用的物体所能经历的空间和时间坐标,而不是整个宇宙的空间和时间。短程线方程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关系,只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几何性质,不描述宇宙空间的几何性质。这一点, 在弱引力场下对短程线作线性近似以后就看得更加清楚。此时短程线方程就直接过渡到经典的牛顿定律和运动方程。所以,广义相对论中的运动方程由黎曼空间的短程线方程描述,并不意味着宇宙空间是弯曲的,而最多只意味着某物体在引力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弯曲的。

二.引力场方程本质上是运动方程的不同表述

  人们相信引力使时空弯曲的另一个原因,是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中的爱因斯坦张量是由时空曲率张量收缩而成。这使爱因斯坦认为能动量张量造成了时空的弯曲,而时空的弯曲造成引力。这一观点很快被许多人接受而成为广义相对论理论界的流行看法。

  爱因斯坦在建立场方程时,应该是从“能动量使空间弯曲”的猜想中得到灵感的。他根据这一猜想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这自然使人们相信引力使时空弯曲。从科学史和人文传记的角度看,这种猜想被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科学理论的严密性来考量,某种猜想或概念是否正确,不能仅看某一理论或观念形成的思想史,不能光看爱因斯坦从什么思想得到灵感,而要分析这一理论的物理意义。爱因斯坦有许多异乎寻常的思想,但不一定都对。有些被他自己否定了,比如万有斥力和宇宙项;有些被学界和它自己一起抛弃了,比如他的宇宙模型。为了了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物理意义,我们还是从经典场论开始。

  一个引力场既可以用场强来描述,也可以用它在空间各点的势能分布来描述。但这两种描述是等价的,同样有效的。场强是矢量,而势是标量。标量的数学处理通常比矢量的处理简单方便得多。所以只要有可能,我们通常先求得势。有了势,算出它的负梯度就是场强。算梯度是做微分,计算非常直截了当。

  点质量或点电荷(或均匀的球形质量或球形电荷)的引力场或静电场十分简单,空间任何一点的势和从该点到球心的距离成反比。点质量或点电荷的等位面(或等势面)就是以其为中心的同心圆。如果用几何语言,我们可以说点质量或点电荷的等位面上的势和该等位面的曲率成正比。这种曲率并不是宇宙空间的属性,而只是等位面的属性。等位面的弯曲并不意味着空间的弯曲。我们在建立势的理论时是以一个平坦的刚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空间为前提的。描述势的空间分布的场方程和描述场强的空间分布的方程都能得到同样的运动方程,所以他们都是等效的。

  如果质量或电荷不是静止的,而是随时间变动的,则场强的分布和势的分布会随时间而变动。等位面也会随时间而变动,形成波向外传播。因此,等位面的形状和位置会随时间而改变,移动。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说整个空间在波动,在变化。描述真空中波动方程的前提也是一个平坦的刚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空间。

  描述电磁场的理论非常成熟,非常精确。电磁场的场方程就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程。波动方程既可以通过场强来描述,也可以通过标量电位和矢量磁势来描述。不同的数学表述方法并不改变它们所描述的同一物理现象。场方程和运动方程描述的是本质上同样的现象。这些方程中的空间和时间变量所代表的,都只是质量或电荷在引力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时空关系;或场强和势的空间分布和时变特性,根本不是宇宙时空的几何特性。

  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变量也是描述引力场的势的空间分布和时变特性的参数。这一点,在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线性近似中看的十分清楚:引力场的时空度规元素中的引力修正量h在线性近似下过渡到经典的引力势。爱因斯坦场方程中规定的时空关系和曲面几何特性,可以联系于等位面的弯曲的几何特性和时变特性,但不是宇宙时空的几何特性。

  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观点问题。你可以认为时空是平坦的,弯曲的只是场强曲线和等位面;我也可以认为弯曲的是时间和空间本身。比如地球的圆周轨道,既可以认为是平坦空间中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弯曲的球面空间中的“直线”(短程线)。两种不同的观点得到的数学结果是一样的。既然引力作用可以用黎曼空间中的场方程完全表述,那么就可以认为时空是弯曲的,引力本质上是几何。

  这种看法经不起逻辑推敲。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时间和空间是属于宇宙间的一切自然现象的,而不是仅仅属于引力场的。在同一时空中,既有引力作用,也有电磁作用和核作用。让我们考虑一个很普通而又极简单的情形:在引力场中的电磁波。引力场由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电磁波由麦克斯韦场方程描述。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度规张量是弯曲的,而麦克斯韦方程的度规张量是平坦的闵可夫斯基度规。那时空到底是听爱因斯坦的还是听麦克斯韦的?在决定公共的时空特性时,我们有什么理由赋予引力作用以独断专行的特权,而令所有其他作用力处于听命的被奴役的地位?

  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时间和空间变量是经典的平坦时空,麦克斯韦的经典电动力学是经过无数宏观实验和工程实践检验过,现在还每日每时被检验的不容置疑的理论。如果时间和空间被弯曲了,则整个麦克斯韦方程组都要被扭曲了。即是说,时空弯曲的理论本质上决定了引力和其他作用力的耦合,而且这种耦合是单向的。质量使时空弯曲的理论是对电磁理论和核理论的根本修正。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找到万有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力耦合的任何证据。把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尝试也是失败的。万有引力是我们知道的所有作用力中最弱的一种。以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而决定整个空间的曲直而左右其他作用力,不仅霸道,也太不自量力。

  综上所述,虽然爱因斯坦张量是由时空曲率张量收缩而成,并根据此一张量建立引力场方程,但是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本质上和运动方程一样,描述的仍然是引力场中的物体运动的轨迹和引力场结构。这些方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规定的是引力场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场强曲线和等位面的几何特性,而不是整个宇宙空间的特性。

三.时空弯曲的概念不是从黎曼几何推导出来的

  如果爱因斯坦场方程仅仅是对牛顿引力方程的修正,其意义便不足以惊天动地。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理论,做出一些伟大的预言,必须往场方程里注入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假设。这里最重要的概念或假设,就是将引力场中的时间定义为时空间隔ds. 这一概念是从狭义相对论中直接“推广”而来。所以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又叫做广义相对论。要注意的是,这种相对论的时间概念不是从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或黎曼几何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从狭义相对论的概念推广而来,从外面注入引力场理论的。

  即使广义相对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也知道,爱因斯坦场方程的黎曼几何表述和运动方程的短程线表述,并不是时空弯曲的直接证明。比如,奥哈尼安(Hans Ohanian)在他的“Gravitation and Spacetime (1976年版)”一书中就强调,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和引力场中的时间延缓才是时空弯曲的直接证据(Direct Evidence)。这一说法有些道理,因为这两个预言如果被实验证实,至少可以说明因为引力的存在影响电磁波的传播,因此可以说,麦克斯韦方程组受到了影响。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奥哈尼安这里所说的,也仅仅是证据(Evidence),而不是证明(Proof)。因为在数理逻辑上,爱因斯坦场方程既不能得到引力使光线弯曲的结果,也不能得到引力使时间延缓的结论。要得到这两个结论,需要外加几个假定:一)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适用于电磁场;二)引力场方程中的物体的动量适用于电磁场的动量;三)引力场中的时间间隔的量度不是时间变量的微分dt,而是时空间隔的微分ds,而时空间隔是由四维时空矢量与度规张量的内积收缩而成,既包含时间微分dt,也包含空间微分dx。这一时空间隔ds 定义为“固有时间”(Proper time)。这些假定不能从黎曼几何或者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推导”出来,而只能被“定义”,被“引进”来,与爱因斯坦场方程一起构成广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如果这些假定成立,则光线会被引力弯曲,时间会被引力延缓;如果这些假定不成立,或引力不存在,光线也可能会被其他因素弯曲,时间也可能被狭义相对论效应延缓。所以即使测量到了引力场中光线的弯曲和时间的延缓,也只能作为广义相对论的“证据”而不是“证明”,更不能作为时空弯曲的“证明”。

  对于第一个假定的实验检验是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爱丁顿的实验因此成了使广义相对论得到学界承认的历史性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是极不可靠的,因为光线掠过太阳表面会被一万公里厚的,呈球面弯曲的,密度不均匀的,非常活跃的色球面和日冕所折射而弯曲。根据实验物理的原则,要得到光线因引力而弯曲的实验证据,至少应该在总的观测数据中减除因为色球和日冕折射而造成的弯曲并剔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或者找一个没有外层大气的天体(比如月亮)来做实验。否则这种所谓的“实验证据”就是假的。爱丁顿的成名其实是媒体炒作的结果。

  至于第二个假定,是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中时间的相对性推广而来的。狭义相对论中的时间相对性会导致“钟佯谬”,因而可以通过逻辑证伪(细节请参看拙作“检验钟佯谬的对称试验”"Symmetrical Experiments to Test Clock Paradox", Ling Jun Wang, Physics and Modern Topics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 45, Ed., Nikos Mastoraki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Society Press, ISBN: 960-8052-10-6, July 1999.)。广义相对论的时间的相对性却不容易用逻辑来证伪,因为有引力的情形和没有引力的情形是不对称的,不可互易的。狭义相对论中,坐标系的运动是相对的,因而时间的延缓也是相对的;但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的存在与否却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所以时间的延缓也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这就使逻辑证伪比较困难,而实验检验变得异常重要了。

  检验引力使时间延缓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实验是美国海军研究所的Hafele 和Keating 于1972年进行的原子钟环球实验。他们用飞机装上四个铯原子钟在约十公里的高度向东西两个方向飞行,然后比较这几个原子钟和地上的原子钟的快慢。因为这一实验涉及到因飞机运动造成的时间延缓和引力延缓的叠加,因此不能算是引力延缓的独立实验。另一方面,他们所使用的实验设备的精度根本不可能测量到如此小的时间延缓(在毫微秒的数量级)。 同时,他们用了特别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凑出所期待的结果。对此我在“检验钟佯谬的对称试验”一文中有详尽的分析。

  还有一种测量引力使时间延缓的方法,就是测量引力红移。理论计算表明,太阳的引力应该使太阳表面的原子谱线的频率比无穷远处的原子频谱的频率低大约百万分之二。这样大的引力红移应该是比较容易测量的,因为频谱分析是最为精确的实验测量手段之一。可是当人们认真地进行测量时,发现测量到的谱线红移和理论预言不符。于是人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太阳的大气层里有强烈的气流,而气流中的分子的运动会因多普勒效应造成谱线红移。这种多普勒红移把引力红移掩盖了。不难想象,如果爱丁顿的太阳引力使光线弯曲的实验得不到他所预期的结果,他同样会解释为由于太阳色球面和日冕的折射而把引力效应掩盖了。后来,J.W Brault 和J.L. Snider 分别于1962年和1972年测量到了与理论期望相近的太阳红移数值,于是人们就认为这些数据是可靠的。至于太阳的大气层里的气流分子的运动的多普勒效应造成的谱线红移,当然就不得不被排除在外了。理由吗,找起来也方便,据说是因为这些钠和钾的谱线来自于光球面之外!这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光球面”的定义就是太阳上发光的球面。光球面以外的部分是不发光的,怎么会有谱线呢?由此可见这一类实验解释的任意性,以及人们对待实验结果的选择性标准。一旦一个理论成为了流行的权威性理论,凡是印证它的实验都会被认为是可靠的实验证据,而和权威理论相悖的实验结果就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也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科学家都知道厉害,凡是与权威理论不符合的结果索性不发表,以免影响到科研经费来源和学术名声。这样一来,支持权威理论的数据就越来越多,反面的数据即使不被驳倒也会被统计淹死。所以教科书上要列举一些支持理论的实验数据实在是太容易了。要揭露这些实验的错误,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只有你的分析无懈可击才有可能发表。有问题的实验实在太多了,你也驳不过来。经过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同胞们对这种情形应该非常熟悉。

  其实要真想测量引力延缓,不必用飞机,只要在不同高度的实验室里放上一些原子钟,然后测量他们的时间差。因为这些钟都是静止的,所以不存在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延缓问题,因而是测量引力延缓的独立试验。另一方面,因为不用飞机,实验时间没有限制,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积分增加信号。实验室的环境与稳定性控制也比飞机上要容易得多。中国的西康地区,峨眉山,华山,台湾的玉山等等,都可以进行这种实验测量。其实,在月亮上放置几个太阳能原子钟,也可以进行类似测量。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和我联系,讨论这一实验的技术细节。

  如果测量到了引力对原子钟快慢的影响,是否就意味着证实了,或间接印证了时空的弯曲?否!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单摆控制快慢的钟的周期和引力加速度的平方成反比。同一个单摆钟放到月亮上,周期要延长到相当于地球上的周期的两倍半,所以登月运动员的步行动作有点像快镜头慢动作电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时空的弯曲。原子中的物理过程好像不应该受引力影响,但是原子钟毕竟是一台相当大的设备,其运行不仅取决于原子过程,也取决于其他附件的性能。我们无法排除这些因素受引力影响的可能性。举个例子,电子振荡器的固有频率决定于电感和电容,但是漏电阻和负载电阻会改变这一“固有频率”。没有阻尼的振荡电路是没有的。这种阻尼的量度叫作“品质因数”。石英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就是因为品质因素高,而原子钟的品质因素更高。但只要有负荷,品质因素就不可能无穷大,频率就有可能受外界条件影响。这种影响造成的钟表的固有频率的变化不能证明引力使时间延缓。

四.非欧几何的背景是平坦时空中的曲线坐标系

  相信时空弯曲的朋友们还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所有曲面几何中的公式和方程式的推导与证明,都是在一个均匀平坦的欧几里得空间中得到的。也就是说,均匀的平坦的欧几里得空间是曲面几何的背景与本地。曲面几何只不过是用弯曲的坐标系代替平直正交的笛卡儿坐标系来描述同一个几何体,他并不改变空间本身的几何特性。球面坐标系和柱面坐标系被科学家用了几百年了,黎曼早在1854年就提出了黎曼几何,但是这种新的几何学不要求,也不意味着空间的弯曲。整个黎曼几何的演绎和推理,都以一个均匀平坦的欧几里得本底空间的存在为依据,否则,新的几何中的任何关系都不可能成立。

  如果不相信,朋友们可以试试推导一下黎曼几何中最基本的一些关系,比如协变微分,度规联络,短程线方程和曲率等等。如果不假定一个均匀平坦的欧几里得空间的存在,能导出这些关系式吗?所谓短程线,就是长度最短的线段,如果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对长度的定义,如何计算曲线的长度和积分?如果没有欧几里得几何对曲线微分和高阶导数的定义,如何定义并计算曲率?又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球面上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于180度。曲面上的角度如何定义呢?定义为两个相交的大圆的切线之间的夹角。而这切线,就是欧几里得空间的直线。如果 没有一个均匀平坦的刚性的欧几里得空间作为本底,任何曲面几何都将寸步难行。

  从逻辑上讲,所谓弯曲,是相对于平坦而言。如果没有平坦空间,如何定义弯曲空间?时空弯曲论者认为,没有引力的时空才是平坦的。可是我们知道整个宇宙中都存在引力,事实上引力的存在是宇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那么按照时空弯曲论,宇宙间根本就不存在平坦时空。既然如此,所谓的“弯曲”,就完全失去了现实的比较标准。

五.均匀的时间是一种数学极限

  时间相对论者们为时间的相对性辩护的最得意的武器之一就是坚持任何科学上的钟都不能用来作为量度时间的仪器,时间只能用他们设计的“光子反射钟”和“几何动力钟”来量度。“光子反射钟”是达尔文(C.G. Darwin,不是那个进化论的发明者)为了解释钟佯谬于1957提出来的。他认为时间的测量必须通过不同的观测者之间互相发送和接收光线来实现。这种假想的理论钟不仅根本无法实现,而且在理论和逻辑上也站不住脚,因为它导致时钟的快慢与速度的方向有关 – 相互离开的速度使时间延缓,相互靠近的速度使时间加快。这完全违背狭义相对论。尽管如此,许多教科书上仍然大大方方地抄袭达尔文的这一辩解。他的这种“光子反射钟”机制被有些理论家们应用到广义相对论的时间测量。1964年,马兹克(R.F. Marzke)和惠勒(J.A. Wheeler)设计了一种理论的“几何动力钟”(geometrodynamic clock),就采用这种光线发收机制。只是因为在引力场中,不存在任何惯性参照系,因此任何一个参照系都没有一个共同的时间!所以,这种想象的“几何动力钟”不仅有一个不断校对时钟同步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不断校准快慢的问题。引力场中的时间都是定域的(local)而不是全域的(global),这就造成整个“几何动力钟”概念的根本性混乱。这种校准还需要比光速还快的,理论上无穷快的某种信号才得以实现。就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假想的“几何动力钟”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理论家的梦想”。

  所谓的“光子反射钟”和“几何动力钟”的发明者强加于物理学界的概念是,只有他们的假想钟才能用来测量时间,其他一切实际钟表的测量都不算数。他们要在相对论讨论中完全取消任何实际钟的资格。他们是要用钟表的精度问题来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理论上的时间可以被各种不同的自然过程来测量,而且可以被越来越精确的实际钟表逐渐逼近。

  因为时间和空间为所有自然过程所共有,它也就可以为不同的自然过程来量度,来互相印证。而这,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间的均匀性和绝对性也只有在这样的互相印证和逐渐逼近中才能体现。时间可以通过天体的运行,动植物的寿命,单摆的周期,电子振荡器或原子振荡的频率,放射性同位素的自然衰变,山石的风化,铁管的氧化程度,美国总统换届的次数,等等等等,来共同测定。这些不同的过程各有优劣,互为短长。比如说,摆钟和电子表方便适用,原子钟准确但不方便,这些钟表不适用于测量漫长的过程如古尸的年代鉴定和地质结构的断代,只有同位素的衰变能测量这种漫长的过程。但是这种“同位素钟”不太准确。既准确又稳定,能够测量这样漫长的过程的钟表是天体的运行。但天体钟没有小刻度,不能用来量度短时间和快过程。人的衰老过程,并不是很精确的过程,可是他在揭示钟佯谬的逻辑矛盾,确立时间的客观本质上却起到了其他钟表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不同的过程的测量精度各不一样,但并不妨碍他们所量度的时间的真实性和公共性。真实性和准确度不是同一个概念。科学上所有的测量都有误差,都不可能绝对精确。如果因为测量误差而否认真实性,那实验科学上的所有测量就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测量误差和真实性如何统一呢?在于无限逼近。无限逼近是微积分和近代数学的基础。不能掌握数学极限的概念的人就无法入微积分的门。也就不能理解曲线的斜率,曲率,短程线,面积和体积的积分,密度,速度,加速度,矢量场的梯度,散度和旋度等概念。这些数学量和物理量的真实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却无法绝对精确地测量。实验仪器和电脑的数值计算永远无法精确测量或计算微分,只能得到近似的差分。有些极简单的数学概念,比如点,直线和平面,现实中就无法找到,只能通过数学极限的概念来把握。现实中不存在真正的平面,但这并不能否认数学平面的真实性。人们可以通过平整的木板,墙壁,镜面,页岩和石英的断面,盆里的水面和平静的湖水等等来抽象出一个理论上绝对平坦的数学平面。同样,现实中的直线不是绝对的直。即使莱塞光也会因媒质的不均匀而弯曲。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桌椅的边,直尺,木工的拉线,步枪的瞄准线,莱塞的光线等等来逼近理论上的直线,也可以想象两个抽象的数学平面的相交线来把握绝对的直线的真实性。物理世界的点都是有尺寸的,而数学上的点是无穷小的。总之,实验测量与理论极限的差别不能成为否认这些数学物理量的真实性的理由。

  时间又何尚不是如此。为所有自然过程所共有的均匀的单向时间是我们通过诸多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等过程来测量来把握的。因为我们有许多测量时间的方法,这就使得许多逻辑诡辩无可逃遁。这是时间的相对论者要排除所有实际的钟表,而代之以他们的假想的无法实现的钟表的真正原因。质言之,他们就是要用可以逃避实践检验的理论和仪器来取代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的理论和科学仪器,因为他们的理论和假想仪器经不起实践和逻辑的检验。

Wednesday, January 5, 2011

赵中辉: 从圣经观点论牧职及教会行政诸问题

赵中辉
反对牧师与教会体制 (即教会组织) 之声于今日教会中已高唱入云。未受过神学造就的一般信徒,以「寻求真理」为护符,对自己学术范围以外的知识大发厥词,认为「牧师制不合圣经」等。如果牧师制倾废了,基督和祂的道与国度也必随之倾废!

基督徒必须承认圣经是我们信仰与生活的唯一准则。圣经教导包括历代教会牧职阶级的不变法则,这些法则在其权威方面与圣经教义方面都是约束人的。一六二○年到一六四○年之间之所以有成千上万的清教徒,冒生命危险,背井离乡,忍受种种苦难,移民到欧洲以及新大陆,就是为了逃避不合圣经的教会体制。他们主张长老制的教会行政方式是合乎新约的方式。今日中国教会对教会行政的方式漠不关心,以致产生了言论上与实际上的种种错谬。

壹、有关教会行政的各种论说

一、贵格派与达比派说 (Quakers and Darbyites)
此二派否认一切的教会体制。根据他们的见解,所有外部教会的组织都与基督教的精神相反。他们高举人的成分而忽略神的成分。因此他们认为组织有形教会是不必要的,甚至是犯罪的。于是这些人忽略教会中的教职,就走入「简单地服从圣灵引导」的倾向。此倾向明显是受神秘主义派的影响,反对当时英国的国立教会。近代一些贵格会已封立牧师并执行公开崇拜

二、伊拉斯赞派 (Erastian System 1524~1583)

此派认为教会之存在乃依赖政府。教会职员只是传讲主道,若不从政府官吏得权,就无权治理教会。如此管理教会,施行教导的乃是政府。英、苏、德的路德会即实施此派的教会行政。这与基督为教会元首的基本原理不合,也否认政教分离的事实。

三、主教制 (Episcopalian System,即圣公会)

此派主张教会元首基督将教会的行政权直接交给主教,为使徒的后继人;祂设立这些主教为独立教职。圣徒绝对无权参予教会行政。在中世纪这是天主教的制度。但这种高级教职的分立阶级是不合圣经的。圣经明言,使徒的职分并非永久的。使徒乃是一独立阶级,但是管理教会事务并不是他们的特殊工作。他们的责任就是将福音传到未曾听过基督的地区,成立教会,然后从信徒中选立人治理教会。在第一世纪结束以前,使徒之职已完全绝迹。

四、天主教制 (Roman Catholic System)

这是主教制的自然结论。天主教制不但包括使徒之后继人,也包括彼得的后继人,并称彼得的后继人为基督在世的特别代表。罗马天主教纯属君主制度,在「无谬」的教皇支配之下。教皇有权制定教会的教义、崇拜与行政。会友对教会行政绝无发言权。天主教制度与圣经也相反。况且,天主教所说从彼得时代以迄今日之不断的承继,根本是违反历史的。教皇制不但不符合圣经,在历史上也是站立不住脚的。

五、公理制 (Congregational System)

此派亦称独立制。根据此派,每单一教会都是完全独立的教会,与其它教会是无关的。在此教会中,治理教会的权柄落在会友的手中,会友有权管理自己的会务。职员仅执行地方教会之职务,其中包括教导与事务管理,此外无治理权。这种通俗的教会行政说,使教职完全依赖全体会友之行动,与圣经所教导的不合。况且,说每一教会都是独立的,与其它教会无关,未能表显基督教会的合一性,有分裂之虞。
贰、长老制的基本原则
改革宗教会虽未声称其教会行政制度每一细节都完全合乎圣经,但却主张其基本原则乃直接取自圣经。

一、基督为教会元首并一切权威的根源

改教家坚持并彻底拥护基督是教会独一元首的立场。当时他们未能完全避免政府统辖教会的危险,所以后来的长老会与改革宗教会务必为教会元首基督而奋斗。苏格兰教会以及荷兰教会都为此而战。
圣经说基督在凡事上都是元首,已有明训:祂是宇宙的主宰,太廿18;弗一20 22;腓二1011。在特殊意义上来说,祂是教会的头,教会是祂的肢体。祂与教会有机体上的关系,约十五18;弗一102223、四15;西一18、二14。从有形教会方面来说,祂也是元首,也有权治理教会,太十六18-19、廿三810;约十三13;弗一1023、四451112。祂的权柄在以下四点上有所表显:祂设立新约教会,太十六18。祂设立蒙恩之道,就是教会所务必执行的圣道与圣礼,太廿八1920;路廿二1720;林前十一2329。祂将宪章与职员赐给教会,并授以神权,因此他们可以奉祂的名而有所言行;太十1、十六19;约廿2123;弗四1112。当聚集崇拜时祂与教会同在,并藉教会职员发言行动。使他们有权发言的乃是为王的基督,太十40

二、基督藉祂的道行使主权

基督治理教会非用武力,乃在主观方面用祂的灵运行在教会中,在客观方面用神的道作为权威的标准,治理教会。教会全体信徒当无条件顺服王的命令。因基督为教会的主权治理者,所以祂的话就是律法。除了基督以外并无治理权。基督自己治理教会,祂用教会的职员为祂的肢体、器官。他们并无绝对的或独立的教职权,乃是从神得来的职权

三、基督以王的资格授权给教会

在这里问题就来了:基督首先将此权交给谁?天主教与圣公会说是交给分立阶级的职员。公理会完全反对此说,他们说此权是交给教会全体,教牧职员仅为教会整体的器官。此外另有一见解在此二极端之间,代表一折衷说,似乎值得采纳。根据此说,基督授权与教会整体,那就是包括教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但此外教职人员为执行基督教会之各项职务,受有更多的权限。他们分享赐给教会的原初权柄,并直接从基督领受教职的权柄。

四、基督以代表的机体特别执行此权

基督虽授权给教会整体,但祂也为此权之特别行使预备代表的机体,特为支持教义、崇拜、惩戒。教会职员是信徒选出的代表者。这并非说他们的职权是得自会众,因会众的选召是主自己选召的确认;所以他们的权柄是从主来的,他们要向主负责任。因此教会职员不仅仅是会众意志执行的代理者,乃是治理者,他们的责任是要应用基督的律法。

五、教会权能的根本在于地方教会之治理团体

改革宗与长老教会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教会的权能并非主要在于总会,而是在于地方教会的治理团体,而后将此权转移至总会 (例如区会或总会)

参、教会的职员及其封立 (牧职)

基督为保持并继续教会在地上的繁荣,设立了两项主要蒙恩之道:传道及圣礼。此外祂也赐予教会行政方式与职员,并赋之以权,使他们奉主的名能传讲福音,执行圣礼,太十1、十六19;约廿2123;弗四1112。以上所提的蒙恩之道与教会行政方式和职员有密切的关系。主道的传播与圣礼的执行是交托给教会的职员(提后二2;林前四1)。假如教会的职分被污损,如果人未经教会正式委派而担当圣职,其必然结果就是无法再保持纯洁的教导与福音,错误与混乱在有形教会中势必蔓延。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论及教会的教师和牧师,解释弗四 813时,有以下的话:

在这一段经文中保罗表明,神用以治理教会的牧职,乃是使信徒团结的主要维系。他也指明,教会不能有完满的安全,除非它用所规定的方法来维持自己。…因此,凡要废弃或贬抑这牧职和教会行政的人,就是企图破坏教会组织,甚至完全摧毁教会的。太阳的光热、日用的饮食、属世生命的营养和其它所需,还不如使徒和牧师的职务,为保存教会于世界所必需。(卷四,三章二节)

加尔文接着又说:「神曾屡次用各种盛誉来称赞牧职的尊严,叫我们对它表示最高的尊重。(赛五十二7;路十16;林后三6以下) 这些经节都是为要保存主所指派以资继续管理教会的牧职,使它不致被人轻视,而终归于废弃。」(同上,三节)

教会的职员
教会的职员虽有数种,但概略可分为二种:特殊职员与一般职员。
一、特殊职员 4 : 11
A 使徒 严格来说,使徒只限于耶稣所召的十二使徒以至保罗,但也包括那些协助保罗工作有使徒恩赐的人在内 (徒十四414;林前九56;林后八23),使徒具有以下特殊资格:

() 直接由主耶稣基督领受使命,可三14;加一1
() 为基督生平,特别是祂的复活,作见证,约十五27;徒一2122;林前九1
()在一切教训上深知有圣灵的默示,徒十五28;林前二13;帖前四8
() 有行神迹的能力,以证实所传的信息,林后十二12;来二4。由此可见,神的启示既已在圣经中完全了,使徒的职份已然止息;没有以上所提的呼召、恩赐与负担,擅取使徒职分,自称使
徒的人,都是不符合圣经的「假使徒」。

B 先知 先知是神的代言人,他们发言的内容包含教义、训诲或预言。在新约中也论到先知,徒十一28;林前十二10、十三2、十四3;弗二20、四11。凡由圣灵感动默示而发言的,都是先知。新约的先知与使徒不同,先知领受的默示是有时的,所以他的权柄是次于使徒的,如教师一样。先知职分的性质详载于林前十四140。「先知」的工作无疑对于众信徒在基督里蒙悦纳的真理之传播与稳定有莫大贡献。(徒十五32)

C 传福音的 新约中有三次提到「传福音的」(徒廿一8;弗四11;提后一5)。腓力、马可、提摩太、提多都是这种职员。他们是使徒的副牧,从使徒得权,在一指定时间内专作福音的工作。有时他们施洗并封立长老,提多一5;提前五22,执行惩戒,多三10。另外还有一个见解,就是说传福音的乃巡回宣道士,是被差遣去到未曾有福音传过的地方传福音。「本节 (弗四11) 经文令我们想到传福音的,是介于使徒、先知与牧师、教师之间,被使徒差遣出去传福音的宣教士,而为牧师与教师预备道路。」(史密斯著《圣经辞典》)
二、一般职员
A 长老 长老分为二种 (提前五17):传道教导人的长老,与治理教会的长老。第一种教导的长老有时称为「牧师与教师」(弗四11),有时称为「监督」(Overseers ) (徒廿28;腓一1;多一57)。长老与监督二词在新约中交替使用,徒廿1728;提前三1、四14、五1719;多一57;彼前五12。牧长职分有永远性质,兹提出二项证据如下:一、新约其它职分都是只局限于一个时代的,但论到长老并无此暗示。关于新使徒、先知、传福音的派立或资格,在圣经中并无指训,如无承继者,这些职份在历史中就停止了。但论到长老的选立并所需资格,圣经有清楚说明 (提前三;多一)。二、主赐牧师与教师特为「建立基督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得以长大成人」,那就是直等全教会达到完全成圣的阶段,这是未来的事,因此这职分的需要仍然存在。

至于牧师名称一节纯属微末。有人主张「牧师」当译为「牧人」,这都是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照这种说法,律师亦当称为「律人」,医师亦当称为「医人」了。谁都知道日为恒星,地球绕日,但我们按照习惯都称「日出」、「日落」。

B 教师 其实弗四11的「收师与教师」是指教导型长老的职务而言。每一牧师都是要善于教导的。所以这里所说的并非两等不同的职份,乃是一种职份的而个相关的职能。提前五17说到劳苦教导人的长老,希伯来书十三7「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希腊文 hegoumenoi),也是教师的意思。再者,保罗在提后二2劝勉提摩太要善于教导别人。加尔文说:「『牧师』和『教师』是教会不可或缺的。他们两者中的分别,就我所知,乃是这样:教师不能负执行训诫、施行圣礼,或发出规劝的职务,而只能讲解圣经,帮助信徒持守纯正的道理;但是牧师的职份则包括这一切。」(《基督教要义》卷四,三章四节)

C 执事 执事一名词在徒六以前是「仆人」的意思,特指从事慈善事工而言。这个词当作「执事」使用的,只在使徒行传第六章。这七人是受托分配财物与赠品供给蒙爱的弟兄,徒十一29、罗十二7、林后八4。作执事的资格记载于徒六、提前三81012


教会一般职员的蒙召与授职
教会特殊职员 (如使徒等) 的蒙召与一般职员的蒙召不同。前者的蒙召是以特殊方法,是由神直接选召的,后者是以一般方法并由教会的代理所选召。所以在此所论的,乃是一般职员的蒙召。
一、蒙召可分「内召」与「外召」两项

A 内召 有时有人以为内召是某人受神特别的启示去担任教会的职务。这是不对的。内召乃是包含神所赐的一般护理上的指示,特别包含以下三件事:一、内心感知有作神国某种特定事工的迫力,出于爱神的心;二、最低限度在理智与灵性方面有担当此圣工的资格;三、有神清楚指引到达目标的经验。只有内召还不够,还必须有外召。

B 外召 这是藉教会的参与临到某人的召选。这外召不是教皇(天主教)发的,也不是主教(圣公会)发的,乃是地方教会发的。教会职员与全体信徒在这呼召上都有份。教会职员从中指导,但并不将信徒置之度外,此由以下经文可见:徒一15 26、六26、十四23。根据徒一1526的记载连拣选使徒时,也要由众信徒承认。当然在拣选马提亚的事上有神自己作最后决定。

二、授职
A 封立 封立以准试人(教职后补者)蒙召与试验为前提。封立乃由中区会(Presbytery,即由地方教会之牧师与长老所组成的评议会)执行,提前四14。查理贺治博士说:「封立是教会判断的严肃表示,藉所委派的职员传达此判断,证明教职后补者确实蒙神选召,有份于教职,因此向会众保证此为神所选召。」(Church Polity,p.349) 伯纳德说:「牧师必须由教会的权柄承接圣职,否则即为擅取,藐视在上的,破坏秩序,乃混乱的根苗、分裂之母、教会平安消灭之因。」(The Faithful Shepherd,R . Bernard , 1621 Ed . p .93-94)

B 按手 按手是伴随按立进行的。此二者在使徒是相辅并行的,徒六6、十三3;提前四14、五22。据更正教的解释,按手礼不过是象征性地指明某人被分别出来,特作教会圣工而已,按手礼并非绝对必要,长老会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

本文原载于《信仰与生活》1960 7~9 月号63

半归正的教会 ?清教徒的两难局面     

 
作者:彼得亚当(Peter Adam
  
     
   
导 言

  


   
“自下而上”的改革

  
   
   
    2.
按照经文本身的光照,解释经文的含义。
   
    3.
按照经文自然的含义,收集几点对人有益的教义要点。
   
    4.
若传道人有能力,就当用直接、清晰的言语,把如此解释的教义应用在会众的生活和实践上。”[27]
   
  波金斯在1592年为传道人写了一本新的培训手册,《作先知讲道的艺术》,在1605年写成了《侍奉的呼召》。
    
  有一次,后来担任以马内利学院学生宿舍主任的查德顿(Laurence Chaderton)讲道两小时,然后宣布他很快就要停止。他的会众回答说:看在上帝的份上,先生,请继续,继续。”[28]讲坛上好的讲道培养出会众对好讲道的爱好。神的道改革了教会。
   
  5.
牧师在职培训
   
  清教徒改革计划的成功,取决于要有大量有能力,并且敬虔的传道人,他们使用两种架构,就是作先知讲道和牧师聚会,来提供我们今天所说的在职培训
   
  作先知讲道就是牧师集会,在会上,一些人讲道,听取别人对他们讲道的意见,讨论对经文的解释,讨论事奉的问题。这种活动通常由几位有学识的牧师主持,预计将来要作传道人的人也有参与。他们是根据在苏黎世用来训练牧师解经的体系,来进行这种作先知讲道的活动,根据保罗这句话为这活动取名: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他们在赶集的日子举办这些活动,如此多的人能听道,至少参与部分的活动。
   
  这些作先知讲道的集会为牧师提供了培训和互相鼓励的机会,为年轻、或将来的传道人提供了试验他们能力的机会,也让参加的平信徒可以听到高质量的讲道。有时候,这些活动是由主教发起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由本地牧师组织的。在诺维奇教区,作先知讲道的聚会被融合,成为乡间地方主教聚会的一部分。格林达尔大主教是其中一位认识到,为促进对神职人员的培训,就需要这些活动的人,他根据圣经时期、教父时期、中世纪和当代的资料来源,捍卫这种作法。因着他对这活动的大力支持,使得伊丽莎白女王暂停他行使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职务,因为她要终止作先知讲道这种活动,而他拒绝按照她的命令行事。尽管受到官方阻拦,这些活动却提供了有效的事奉培训,其中一些带领这些集会的人,成了一只大军的领袖,为那些得不到他们主教带领支持的神职人员进行改革工作发挥了领导作用。
   
  牧师聚会是神职人员在本地私下举行的集会,他们立约一起集会,通常一个月一次,互相鼓励。聚会包括了作一篇布道,对圣经一卷书进行逐章逐章的释经,祷告,讨论事奉的问题和清教徒的方针,纪律惩治的问题。本地的牧师制定这些计划,自愿服从聚会的决定。[29]
   
  清教徒改革计划的成功,取决于要有大量在神的道上有能力的传道人,我们已经看了,为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付出的极大精力。迪肯斯这样评论清教徒传道人:他们传道的能力和人数,是宗教改革前和都铎王朝中期的英格兰都未曾有过的。”[30] 他们也受到更好的培训:在伍斯特教区,大学毕业的神职人员所占的比例从1560年的19% 上升到了1640年的84% [31]
  
  6.
事奉的新模式和新机会
  
  一些清教徒被委任为教区的教区长或教区牧师,其余的人则在英格兰作巡回事奉,或者在清教徒家庭中担任家庭牧师。他们并不经常有机会担任更高的教职,当有这样的机会时,他们并不总是接受。他们要努力工作,寻找在并不总是欢迎他们的教会中事奉的机会。清教徒平信徒尽其所能,要得到好的牧师,绅士和贵胄如果可以,也实施他们的影响力,帮助他们。以马内利学院的查德顿成了许多年轻传道人的导师,当人们需要新的牧师时,他们经常与他联系。
  
  然而,清教徒大胆尝试,创造出一种新的事奉模式,就是任命讲师。讲师的任务,就是在一家教会内固定讲道,他的职位由清教徒平信徒资助。在教区长或教区牧师没有什么能力传讲圣经,而不断提升的教育标准和会众的期望,要求听到好的传道的教区内,人设立讲师的职务。这种讲演是一种教导性的讲道,会众对此热心支持,资助和加入聆听讲演。
  
  在伦敦,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圣安东尼这个伦敦教区,奥夫斯普林(Charles Offspring)担任教区长有四十年之久,他是一名清教徒。在这个教区中,三名传道人组成团队,一周六天进行早晨讲演。在讲演前,是一个小时的诗篇颂唱。[32]除了给 圣安东尼教区的会众提供造就服事之外,这些讲演也为一些人提供传道培训,这些人后来在全英格兰进行事奉。伦敦的清教徒也成立了一个社团,资助全英格兰的讲演工作,在城市和乡间各处集镇建立大能的事奉,为要更有力传播福音。”[33]这个社团和圣安东尼教区的教会关系密切,人将它称为圣安东尼收款人,或者保管教会什一奉献管理人。它从1626年开始运作,直到1633年被镇压为止。[34] 豪乐评论说。如果它没有被关闭,英格兰教会......无论有没有主教,都会从内部开始,被这种属灵的弟兄团契改革归正。”[35]
   
  除了使用已知的事奉模式,清教徒还独出心裁,发展出新的模式,在教会内部有效运作,发挥改革教会的作用。
   
  7.
委身和训练有素的平信徒
   
  清教徒认为,敬虔的家庭是神计划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丈夫和妻子的任务是在他们家中建立、坚固基督荣耀的国度,因为家庭如同小小的国家,藉着良好的治理,神的荣耀可以得到进一步彰显这样的家庭............小小的教会,是的,就是一种地上的乐园。”[36]他们发行带有经文注释的圣经,还有其他基督教书籍,为要在家庭内部坚固这种事奉。在某些情形里,在地方教会的事奉软弱,不能造就人的时候,敬虔的家庭就成了了另外一种造就基督徒的来源。这种祷告和教导的家庭聚会,很容易就可以扩展,把邻居和朋友包括在内。
   
   
  2)
   
  3)
   
  4)
   
  5)
   
  6)
   
  7)
正如在教会中,敬虔之人是使全团都发起来的酵,同样在教会的事奉中,清教徒牧师的作为,帮助教会仍成为神的教会。[42]
   
  清教徒也通过在他们的地方教会中成立圣约社区,彼此造就、责备和鼓励,以此改革他们的地方教会。这些圣约社区是由牧师带领的,但也为平信徒提供了参与服事,特别是在家庭中服事的机会。
   
  10.
祷告和受苦
    
  清教徒知道,为要使福音生出教会,他们就要祷告和受苦。他们鼓励跟从他们的人为教会祷告。耶利米巴罗士(Jeremiah Burrows)在论述福音敬拜这个问题时讲道,他说:教会仿佛在海上,在一场大风暴中被抛上抛下。你们为什么不像自己在海上遇上风暴,就为自己祷告一样,为着在基督教会中基督的国度热切祈求呢?”[43]
   
  清教徒也知道,他们蒙召为福音受苦。约翰加尔文关于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的讲道,被翻译成英文,于1579年在伦敦发表。他是这样论述提后3: 11的:“[圣徒保罗]在人领受神的道的地方忠心传讲这道,当出现任何逼迫时,人们从未看到他有任何改变,他甚至不顾自己的性命。他补充说:我们一定要预备自己,如果神乐意,就为见证福音不惜我们的生命。”[44] 清教徒从自己的经验得知,教会总是通过受苦,包括经受来自教会内外的逼迫而达致归正的。
   
  当他们实施他们要实现的改变,为着后果受苦,直到全体教会,赶上他们的步伐,他们就是至为有效地带来变革。这种带来改变的方法,要比思想各种可能,为这些可能性写文章有效得多。它提供了一种有形的合乎圣经的事奉模式,鼓励年轻的跟从者委身其中。尽管这并不总是取得成功,但它却总是成就改变的最佳办法;19世纪的牛津运动也是如此有效运用了同样的方法。
   
  11.
福音外展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清教徒改革教会,因为这对国家有利,他们训练更多的牧师,为要让神的道可以得到传讲。实施讲演制度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福音可以在英格兰新的地方被传讲开去。他们也尽力让有能力的福音传道人可以去到美洲的新殖民地。
   
  这种福音外展并不是在一种信仰的真空环境中发生的。确实,巴克斯特用这番话鼓励人多培训牧师:
   
  “
教皇党人正在兴起,无神论者、异教徒和犹太人正在兴起,大量的秘密使徒正在兴起,公然责备事奉,在私下取笑基督和圣经,以及来生.... ..贵格党人正在兴起,所有的都在尽其胆量亵渎上帝:黑暗之王如此多的团伙武装起来发动进攻,我们岂不应该兴起,兴旺福音、事奉和基督的教会吗?
   
  他希望这些牧师既为了英格兰,也为威尔士兴起。[45]他们认识到,全世界迫切不断需要大有能力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
   
  12.
为将来作计划
   
  清教徒改革的计划也包括为下一代预备传道人。很明显,改革一国教会的任何计划,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同样明显的是,训练下一代的牧师,是成就这改革的最有效途径。
   
  许多传道人认识到他们负有培训下一代的责任。例如在雷丁,泰勒(Thomas Taylor)开设了一所培养年轻传道人的小小培育场,在他忠心服事之下,他们在知识和敬虔上都大大兴旺。格林涵(Richard Greenham 在干德雷顿进行同样的工作,就像理查德罗杰斯在韦瑟斯菲尔德进行的工作一样。[46] 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 不愿担任大学讲师,而是选择继续在地方教会讲道,因为传道就是更多做工,赢取更多灵魂归给神,然而他也认识到在剑桥大学讲道的好处,因为这样他就可能生出生出(传道人)的人[47]这就是说,他认识到使人归正,然后这些人本身可以成为传道人,这样就令事奉增长,这样的做法具有战略价值。
   
  万圣教区的教区长司多克(Robert Stock)得到人的称赞,因为神的教会中许多著名的发光之人,以及忠心的神话语的工人,都确实承认,他的灯点燃了自己。”[48] 就这样,年轻的传道人在接受学术培训之前,就学会他们事奉当有的模式,他们就可能复制出他们自己在其中得造就的事奉工作。清教徒希望归正人,培养下一代的传道人。
 
 评 价

     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得成功,我们可以从四方面证明这一点。
   
  第一,17世纪40年代,当时机成熟,要采取决断的政治行动,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建立共和政体和清教徒教会体制的时候,这些事情得以成就,完全是因为有自下而上改革的缘故。没有草根的改革运动,就不会有足够的政治力量,成就自上而下的改革。因为从长远来说,没有民众支持,政治势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清教运动能取得最好的机遇,这在于它有自下而上的改革。
   
  第二,尽管人通常认为,清教运动改革国教的尝试失败了,我们却不应该忽视,它在改变英格兰的国民教会生活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英格兰在1689年的光荣革命中如此坚决走更正教路线,这是因为在之前130年的时间里,清教徒努力工作的结果。圣公会的讲道在1662年之后跟从了清教徒传道的朴素风格,而不是跟从1662年之前一些圣公会人士的理性风格,这也是因为清教徒努力工作的缘故。[49] 雷恩(Christopher Wren)在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计划把教会建筑物设计和建造成神话语的讲堂,这也类似地表明,清教徒原则取得了胜利。1662年之后的英格兰教会的许多特征,尽管缺乏清教运动形成年代的那份属灵热诚,但却反映出清教徒对事情优先次序的看法。
   
  第三,清教徒留下了一种积极的事奉模式,这种模式维持了至少三个世纪。例如,19世纪伟大卓有成效的传道人司布真[1834-1892],幼年时由他的祖父詹姆斯司布真培养长大。詹姆斯司布真有超过50年的时间,是担任司坦堡公理会的牧师,对圣经和清教徒作品都有深入认识。司布真在小时候就开始阅读这些清教徒作品,他在纽马基特读书时,他的女管家玛丽金也教导他这些教义。他后来写道:清教运动陷入目前遭人蔑视的光景,但许多具有勇敢的心、坚强意志的人,靠着神的帮助,在多年过后,仍把它接过来。”[50] 关于他自己的事奉,他说:我们相信,自从使徒时代以来,清教徒这个派别比任何其他派别体现了更多的福音真理,我们坚持同一条路线,靠神的帮助,希望在和那像主自己再来一样确实,要再次临到的福音教义复兴中有份。”[51] 他也写道:我向你们传讲的教训,是清教徒的教训,奥古斯丁的教训,保罗的教训,圣灵的教训。”[52]
   
  20
世纪英国也有成功的事奉,是体现了清教徒的优先次序和方法的,很重要的有如钟马田、巴刻、斯托得、卢克斯(R. C. Lucas)和斯蒂尔(Willie Still)的事奉。清教徒的事奉模式仍硕果累累。[53]
   
  第四,清教运动明显影响社会将近300年。19世纪的社会改革运动,是清教运动民主原则体现的结果,英格兰余留的不要教皇的情绪,到了1929年仍在国会中发挥作用,这也是清教徒教导带来的长期结果。今天的英格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福音信仰相对更具有活力,部分原因在于1559-1662年间清教徒的改革工作 ,这样的说法并非太过夸张。
   
  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成功达到他们为之斗争如此之久的那种归正程度。这是因为他们不能就一个归正教会当有的样式(是主教制、长老制还是独立制)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内部分裂,常常彼此对立。他们也经常被他们政治上的软弱,英格兰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各样变故,特别是他们所处年代各位君主多变的政策打败。
   
  他们也因为对可能达到的归正程度抱有不切实际的盼望而遭遇挫折。亨利巴罗所著的《根据神的话语,对有形教会的准确描述》[54] 读起来令人感动,这不仅是因为它描述的教会生活如此美好,还因为它描述了一个从未存在过,在地上也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教会。它描绘的是理想的教会,在新约时代不曾出现,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一种不现实的模式。这注定要让人失望。用加尔文的话来说:圣徒保罗说的是,遇上如此让人跌倒的拦阻,是非常困扰、折磨我们的:当我们看不到神的教会如我们所愿,得以如此归正,我们就以为一切都失丧了... ...人不可过分自寻烦恼,而当耐心等候......因为结局总是好的,所以我们当坚持,不可摇动。”[55]
   
  改革缺乏成效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清教徒在17世纪20年代开始改变他们的神学思想,倾向剑桥柏拉图学派的理论,一种道德唯理论。他们要抛弃信仰方面的纷争,结果就是他们忽略了清教神学的传统核心,就是基督并祂救赎的工作。他们而是把人指向基督,把祂看作是教导律法的道德师傅,要给人带来道德的纯全。[56]
   
  一些失望的人去到美洲殖民地,为要求得一个新开始。按照他们当中一个人的话说:(在新英格兰)主要造出一个新天新地,并且一并造出新的教会和新的联邦。”[57] 其他在1662年仍在事奉的人,宁可辞职,也不愿意继续留在一个对他们有如此诸多限制的教会里面。
   
  当改革者长期的改革计划并不像他们盼望和祈求的那样取得成功时,他们应当如何面对?
   
  提议其他人在另外一个时代当如何行,这会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做法。然而对于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清教徒,我们要有四个评价:
   
  1.
我们不应因着他们的挫败感,就低估他们的成就。如果他们没有按其所愿成功改革教会,他们仍坚持,在英格兰,在他们自己的世代传讲福音,努力支持美洲和其它地方的福音外展工作,为将来尽力预备。他们做每一个世代神百姓蒙召当做的事,就是宣讲神的话语。将近2000名牧师在1662年辞职(约占神职人员的20%),这个事实反映出清教徒改革计划的成功,特别是如果我们记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敬虔的牧师决定留在英格兰教会内事奉。在1662年之后,大约120,000名平信徒因着不从国教而遭受迫害,也有很多人留在英格兰教会内。
   
  2.
他们希望改革教会,期望却不切实际。教会由一代代新的罪人组成,所以总是需要归正。如果罪人是蒙恩得救,教会也是如此。如果罪人是蒙恩称义,教会也是如此。地上的教会总是有罪的,任何改革的尝试都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有很多警告,在末后的时候,神的教会中会有混乱和谬误,那些末后的日子包括新约圣经的时代,清教徒的时代,以及我们自己这个时代。他们的努力没有如愿,对此他们不应感到惊奇。
    
  3.
那些在1662年辞职的人,他们最后讲道的一个强调主题,就是临到教会神的审判是实在的。柯乐麦(Edmund Calamy)就是这样传讲的:
  
  “
以弗所的教会失去了他们的灯台,这岂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起初的爱心吗?我们岂不是失去了我们起初对福音,以及它的命令的爱心吗?他引用殉教士百福百福特(Bradford)的话说:主,是我对福音不知感恩,以致在玛丽女王的时代引入教皇当政;是我在福音之下不结果子,导致国王爱德华六世过早死去。”[58]
   
  威洛克(John Whitlock)教导他的听众:牧师被禁言,这就大声呼呼吁我们在神大能的手下自我谦卑。它命令我们要为自己的罪悔改,我们的罪是神审判的原因。”[59]
   
  任何改革者都要为神对一家教会的审判留下余地,把神的审判看作神美善的福音计划的一部分,不因这些审判而放弃。因为神可能会让真正的传道人不得出声,派来假的传道人,以此审判一家教会。用加尔文的话说:肯定的是,如果情况继续,神必然会降下比在教皇当政之下更糟的混乱,有上千的党派之争。因为那些瞎眼的人,并不像我们今天那样如此极端得罪上帝。”[60] 我们一定要为神审判、纠正的手留下活动的余地。
   
  4.
一些清教徒坚持把圣经看作那规范原则,认为敬虔的做法只限定于圣经命定的做法。我们很难找到辞职离开事奉的圣经先例。在以利亚绝望的时候,神不容许他放弃使神百姓归正的任务,而是再次任命他作进一步的事奉,这事奉要成就神审判和拯救的计划。保罗警告提摩太,福音事奉是困难的,以弗所教会中大多数的教师会反对他,虚假的教训会盛行,他的听众会对纯正的教训越来越不耐烦。然而他没有建议他要放弃,而是挑战他,让他坚持事奉。正如府来(John Flavel)所写的:哦,教会尚未死,不要快快把她埋葬起来。”[61]
   
  现在我们自上而下改革教会的空间更大了,因为通过教会大会,决定权现在分布得更广泛了,这样的工作是有价值的。然而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更持久,没有这一点,自上而下的改革就不会有效。
  
 结 论

   
    注 解

  
[1]




  
     
   
       
  转载自《古旧福音》
  彼得亚当(Peter Adam)博士, 澳大利亚墨尔本利得理学院(Ridley College),网址:http://www.ridley.edu.au/ 院长。本文是1998年的圣安东尼讲演稿。蒙彼得亚当博士授权翻译发表,在此深表感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
艾金森(Nigel Atkinson),《理查德胡克与圣经权威,传统与理性》,Carlisle, Paternoster, 1997.理查德巴克斯特,《基督徒指引》,Ligonier, Soli Deo Gloria Publications, 1990
理查德巴克斯特,《新牧人》,爱丁堡,真理旌旗出版社,1974
本恩(Wallace Benn),《巴克斯特模式》,Hartford, Fellowship of Word and Spirit, 1993
贝赞特(R. S. Bezzant),《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徒,1572-1587》,未发表,1983
博登(David Bugden)编辑,《圣公会与清教徒思维》,Huntingdon, The Westminster Conference, 1977
耶利米巴罗士(Jeremiah Burrows),《福音敬拜》,Ligonier, Soli Deo Gloria Publications, 1990
卡德(Isabel M. Calder),《英格兰教会清教支派的活动,1625-33》,London, S. P. C. K., 1957 加尔文,《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布道》,爱丁堡,真理旌旗出版社,19831579伦敦版本重印版。
科林森(Patrick Collinson), 《格林达尔,1519-1583- 为归正教会所作的挣扎》,London, Jonathan Cape, 1979
科林森((Patrick Collinson),《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徒运动》,London, Jonathan Cape, 1967
达里茂(Arnold Dallimore),《司布真-早年生活》,伦敦,真理旌旗出版社,1962
克雷格(Gerald R. Cragg),《大逼迫时期的清教徒1660-88》,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7
迪肯斯(A. G. Dickens),《英格兰宗教改革》,London, Collins, 1967
格林(V. H. H. Green),《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信仰录》,London, S. C. M., 1964
豪乐(William Haller),《清教运动的兴起》,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2
希尔(Christopher Hill),《英语圣经与17世纪革命》, London, Penguin, 1994
希尔(Christopher Hill),《革命前英格兰的社会情况与清教运动》,London, Mercury, 1966
雷克(Peter Lake)《温和清教徒与伊丽莎白年代的教会》,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刘易斯(Peter Lewis),《清教运动精神》,Haywards Heath, Carey Publications, 1975.钟马田,《清教徒的脚踪》,爱丁堡,真理旌旗出版社,1987.马维(Andrew Marvell),《诗歌与散文选》,Robert Wilcher编辑,London, Methuen, 1986
穆雷(Iain H. Murray),《教会改革》,爱丁堡,真理旌旗出版社,1965
穆雷(Iain H. Murray),《大驱逐行动中的讲道》,伦敦,真理旌旗出版社,1962
纽尔(John F. H. New),《圣公会人士与清教徒,对立的根本》,London, A. & C. Black, 1964
纳图尔(Geoffrey F. Nuttall),《理查德巴克斯特》, London, Nelson, 1965
巴刻(J. I. Packer),《追求敬虔清教徒的基督徒人生观》,Wheaton, Crossway, 1990
帕克(T. H. L. Parker)编辑,《英格兰改教家》,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vol. XXVI, London, S. C. M., 1966
波金斯(William Perkins),《作先知讲道的艺术》,爱丁堡,真理旌旗出版社,1996
莱肯(Leland Ryken),《入世圣徒》,Grand Rapids, Academie, 1990
塞缪尔(David Samuel),《福音传承》, Cambridge, James Clarke, 1979
希弗(Paul S. Seaver),《清教徒的讲演制度》,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司布真,《回忆司坦堡》,Pasadena, Texas, 1975
托马斯(I. D. E. Thomas),《清教徒黄金格言选》,真理旌旗出版社,1977
韦利(Basil Willey),《十七世纪背景》,London, Penguin, 1962
威廉斯(Barrie Williams),《约翰威廉斯大主教的工作》,Abingdon, Sutton Courtenay Press, 1980
扎尔(Paul F. M. Zahl),《圣公会运动的更正教面貌》,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扎凯(Avihu Zakai),《改革的福音- 清教徒大迁徙的源头》, Journal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 Vol. 37: 4, 1986, 584- 602页。
  
参考书目
威廉富勒,《至女王书》,注册第二部分,ii. 52页,科林森引用,196729页。
[2]
富勒,ii. 60页,科林森引用,196736页。
[3]
约翰福克斯:《致基督普世教会真正与忠心的会众》,帕克引用,196673页。
[4]
例如,博登1977年的著作,钟马田1987年的著作。
[5]
例如纽尔1964的著作。
[6]
科林森,1967 467页。
[7]
迪肯斯,1967 428页。
[8]
科林森,1979,威廉斯1979106页,纳图尔,196580页。
[9]
艾金森,1997页。
[10]
格林,1964147页。
[11]
司布真,197544页。
[12]
扎尔,199827页。
[13]
科林森,196713页。
[14]
科林森,1967387页。
[15]
希尔,196413-29页。
[16]
科林森,196725页。
[17]
科林森,1967165页。
[18]
希尔,19944页。
[19]
豪乐,197282页。
[20]
巴克斯特,由巴刻引用,199038页。
[21]
波金斯,199684页。
[22]
亨利巴罗,由慕雷引用,1965198-199页。
[23]
理查德罗杰斯,由刘易斯引用,197541页。
[24]
豪乐,1972年,20页。
[25]
豪乐,1972 3页。
[26]
希尔,1966508页。
[27]
波金斯,199679页。
[28]
豪乐,197255页。
[29]
科林森,1967222-239页。
[30]
迪肯斯,1967428页。
[31]
迪肯斯,1967 419页。
[32]
科林森,1967页,50页;希尔,1966,第3章,希弗,1970
[33]
豪乐,81页。
[34]
卡德,1957
[35]
豪乐,197281页。
[36]
引自莱肯,1986 74, 75, 85页。也见《家庭的属灵改变》,13章,希尔,1966
[37]
马维,1986147 [摘自《改变次序的演练》]
[38]
科林森,1967 433页。
[39]
巴克斯特,1990年,3-19页。
[40]
巴克斯特,1974130页。
[41]
巴罗,由穆雷引用,1965196, 7, 202页。
[42]
雷克,198280-86页。
[43]
巴罗士,1990365页。
[44]
加尔文,1983912页,词句已更新。
[45]
巴克斯特,由纳图尔引用,196579- 80页。
[46]
豪乐, 1972148, 28, 35页。
[47]
豪乐,1972 73页。
[48]
豪乐, 1972148, 73,  291页。
[49]
希尔,1966508页。
[50]
达里茂,196211页。
[51]
达里茂,1962 387, 8页。
[52]
司布真,1975127页。
[53]
也见本恩,1993页。
[54]
穆雷,1965196-202页。
[55]
加尔文,1983834页,词句已更新。
[56]
韦利,1962139页。
[57]
约翰斯顿上校,由扎凯引用,1986600页。
[58]
穆雷,196227页。
[59]
穆雷,1962页,197页。
[60]
加尔文,1983969页,词句已更新。
[61]
府来,由托马斯引用,197758页。
  神对1559-1662 年间清教徒的呼召,就是传福音,使不信的人归信,改革教会,用圣经塑造他们的生命。祂对我们的呼召仍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极多有用和正面的东西,特别是他们通过传讲神的话语,自下而上改革教会的工作。我们可能记得,所有有效的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过去四百年教会的改革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当注意,尽管改变看起来总是缓慢发生,但大量的变化可以在100年间发生,从15591662的英格兰教会历史可以看出这一点,18901990年间发生的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次演讲中,我集中关注的是英格兰教会的改革,但我的评价是适用于任何宗派的改革,甚至那些由不从国教的清教徒成立的宗派的改革。
   
  我所讲的,是以20世纪所理解的演讲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当这种讲演制度一开始设立的时候,讲演并不是一种学术操练,而是挑战人过符合圣经的敬虔生活的方法。请让我向你们说明,清教徒改革教会的工作,不是别的,正是把圣经原则应用到他们当时的教会之中,以此表明,我是实现了设立这种讲演制度的原本意图。
   
  清教徒正确看到,他们的处境是末世教会的处境,后使徒教会的处境,面对不敬虔信仰、背离福音和败坏行为的一切压力。正如保罗鼓励提摩太和提多进行事奉那样,神给清教徒,给我们自己提供了充分的教导,去明白在我们艰难的时世中如何生活和事奉。清教徒自下而上的改革工作,反映了保罗对提摩太和提多的教导。
   
  1.
清教徒印刷圣经和基督教书籍: 提摩太被告知,圣经因使我们相信耶稣基督,而有得救的智慧,他要在讲道和教导的时候使用圣经[提后 3: 15-4: 2,提前4: 13]
   
  2.  
清教徒认识到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多被告知,要把没有办完的事情都办整齐,为教会设立长老,他们当有美好的道德品格,能教导真理,纠正谬误 [1: 5-9]
   
  3.
清教徒提供圣经方面的事奉训练: 保罗敦促提摩太,要训练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传递那保存着福音的使徒教训,保罗既使用教导,也运用榜样来训练人 [提后1: 13, 14 2: 2]
   
  4.
清教徒发明出一种新式的讲道,努力寻找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保罗敦促提摩太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教导人,以教导为念 [提前4: 13,提后4: 2]
   
  5.
清教徒为牧师提供支持和在职培训:保罗在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就是这样做的,他也呼吁人支持他自己的事奉[提后4: 9-22]
   
  6.
清教徒也创造了事奉的新模式和新机会: 保罗鼓励提摩太留心新机会,做事奉的工作[提后4: 5, 9]
   
  7.
清教徒拥有委身和训练有素的平信徒: 保罗对提多说,要鼓励教会成员彼此教导 [2]
   
  8.
清教徒提倡日常生活的敬虔: 提多也要教导不同的人应该如何过敬虔的生活,如何尊荣基督的教训[2, 3]
   
  9.
清教徒认识到在神的拯救计划中,福音与教会的中心地位:保罗教导信徒当如何活在教会中[提前3: 15]
   
  10.
清教徒为教会的缘故委身于祷告和受苦: 保罗教导提摩太和提多怎样改革他们当时的教会,号召他们与他一道为福音受苦 [提后1, 2]
  
  11.
清教徒促进福音外展: 保罗教导提摩太要作传道的功夫,他的目标是福音可以被完全传开,万民都可以听到福音 [提后4: 5, 17]
   
  12.
清教徒制订了为将来作计划的策略: 保罗鼓励提摩太和提多为将来接下来各个世代的事奉作计划[提后2: 2,多1: 5- 9]
     
  我不是建议,我们应该模仿清教徒,采纳一种古风的事奉风格。他们是当时符合圣经的极端分子,我们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候符合圣经的极端分子。我也没有落入信靠方法论的20世纪圈套,宣称说清教徒所做取得成功的,如果我们也同样行,我们也会取得成功。我们从清教徒尝试改革教会这件事应当领受到的,就是得到鼓励,只要他们的榜样是反映出神话语的教导,我们就当学习这榜样,以及我们应当得到鼓励,看到在神为21世纪的世界制订的伟大福音计划中,我们的地位和角色,使得因耶稣的名,万膝都要跪拜,万口都称耶稣基督是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让我敦促你们找到自己在神计划中的位置,作传道的功夫,建立和改革教会,传讲基督,并祂作为神的儿子,祂教会的头,我们的救主,祂一切的荣耀。
 
英格兰教会仍保留着传讲神的道,事奉和圣礼,所以仍是神的教会。
尽管犹太人犯罪,彼得和其他使徒仍把他们当作神的百姓。
尽管神的百姓已经容许败坏进入了神圣之事当中,尽管神百姓的领袖对祂满怀敌意,基督却没有使自己和祂当时的教会分开。
时候未到就作审判,这是错的。把山羊和绵羊分开的时候,是在基督再来的时候,不是在这之前。
教会就像一位不顺服的妻子,但仍是一位妻子,没有因着无神论或拜偶像,离弃她的丈夫。
  我们不可认为,清教运动主要的特征,是体现在它的牧师方面。清教徒事奉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它吸引了来自社会每一个方面如此多平信徒的支持。民事长官和贵族经常出现在先知讲道的集会上,那些为了在教会中设立讲师而奉献金钱的人,既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包括连自己姓名也不会写的人。当格林达尔大主教暂停克里波门圣吉尔斯教堂一位广受欢迎的讲师行使职务时,六十名妇女来到他家,向他提出抗议;他要求她们派她们丈夫中的五六个人来。平信徒反对礼服的力度,就像牧师一样强烈。马维(Andrew Marvell 反对(敬拜)有如此多的屈膝和跪拜,一个练习不足的人,需要既取悦一位舞蹈大师,也需要取悦一位记录官,他抱怨:这些事情对于英格兰的更正教徒来说很是怪异,他们很自然就喜爱一种朴素的方式,在神圣的事情方面尤为如此。”[37]
    
  当清教运动在1590年丧失政治势力之后,改革国家的尝试就转为改革家庭、城镇、教区和个人的努力,人把这努力称为清教徒信仰体验伟大时代的降临[38]论述信仰体验的书籍,基督徒传记,记载每日敬虔的日志,对社会和个人道德问题,以及基督徒人生的论述就出现了。在改革教会和国家方面相对不成功,导致人把精力集中在个人和社区的改革上。清教运动既为改革教会,也为个人和社区的改变制订了计划。
   
  在伦敦,在乡间,人们对清教徒的事奉都慷慨相助,当然,这一点最终的表现,就在于国会的更正教色彩越来越强烈,这导致了那人称为共和政体的清教徒革命。平信徒参与的清教运动反对君主和主教制度这些对抗清教徒的政策,政治革命既表明了清教运动的力量,也表明了他们改革计划取得了成效。
   
  8.
日常生活的敬虔
   
  人们再次学习圣经,这就让人发展出归正的教会生活和敬虔模式。清教徒需要这样做,为的是找到那符合圣经的模式,发展出为世上普通平信徒树立的敬虔榜样。
   
  约翰多德(John Dod)在1603年发表了他所著的《十诫简明注释》。巴克斯特在他的《基督徒指引》中列出了最完全的榜样,这本书分成四部分:基督徒伦理学[或作个人责任],基督徒经济学[或作家庭责任],基督徒教会学[或作教会责任],基督徒政治学[或作对我们的掌权者和邻舍当尽的责任]。在这本书中,巴克斯特继承了以阿奎那的《系统神学》为代表的中世纪系统伦理学传统,按情形,就是具体例子来阐述论题。他阐述像这样的情形:守贞洁或独身的誓言是否可以打破,在何种情形下可以打破奸淫罪解除了婚姻吗?一个人可以经常或两次接受按立吗?按规定,在诵读福音书时起立,这合法吗?医生的责任我可以接收另外一人当给,但不情愿给的物吗?什么时候诉诸法律才合法?成为密友,当需要具有什么资格?在活着的时候奉献财产好,还是死的时候奉献好?”[39]这些是健康的决疑法,他使用圣经的智慧和坦诚处理这些情形,与普通基督徒日常生活的问题联系起来。这些新的敬虔模式是教会和国家改革的一种重要方面。
   
  对于伊丽莎白当政期间,教会把人革出教会的权力主要用在人反对教会法庭的琐碎冒犯上的这种做法,清教徒也表示反对。他们要求地方教会拥有有效的纪律惩治权力,尝试藉着教职人员和地方教会长老的会议,用不同的非正式方式,建立起这种纪律惩治机制。
   
  9.
福音与教会
   
  清教徒知道,福音要生出教会,也要使教会归正。初期的清教徒并没有受到后期更正教运动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明白,福音在地上完全的果效,不是个人的归信,而是教会的形成,正如巴克斯特所写的:我们必须监督的,是神的教会,这教会主要是高举神的道,是被圣灵归为圣,是基督奥秘的身体。”[40]
   
  他们也发展出一套他们所期望的,清楚的教会模式。尽管他们本身对圣经关于教会治理的要求,是主教制、长老会制度、还是独立派制度有不同意见,但对于归正教会的形态,他们仍是认同的。亨利巴罗在他于1589年所著的《对有形教会的准确描述》中勾画了这种形态。
   
  他的教会观,在我们看来可能是高派的:教会不仅仅是人的机构,不仅仅是为单个基督徒所作的有用供应。
   
  “
正如只有一神,就是众人的父,一主,万人的主,圣灵只有一个:同样只有一个真理,一信,一个救恩,一个教会,蒙召有一个盼望,在一个认信中联在一起,受一个规矩的引导,就是至高神的道......它由一群忠心圣洁的人组成,这些人奉他们唯一的君王、祭司和先知耶稣基督的名聚集,正确敬拜祂......以和平和无伪的爱彼此联络,保守所信真道的合一.....它被称为一座城,家,圣殿,永在的神的山......它要显为至为美好,是的,至为奇妙,连想起那时要享受如此蒙福的与神相交,都让人至为心荡神移,看到它时就更是如此了......在这教会中,真理得到纯正教导,确实持守:在当中有神的约、圣礼、应许、恩典、荣耀、同在与敬拜。”[41]
    
  然而教会总是需要归正。当时的选择是离开英格兰教会,或者留下,对它进行改革。独立派和公理会最经常发出离开的呼吁,而长老会和主教制的清教徒则委身留下,对它进行改革。
   
  例如,卡特赖特是这样回应那些说教会如此败坏,真信徒应当离开的人的,雷克(Peter Lake)把他的论证概述如下:
   
  1)
教会必然是混杂的,正如它是由恩典与罪混杂的人组成的一样。对纯全教会的追求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是使用神的话语,通过学习、教导和应用圣经进行的改革。圣经不仅提供了一个归正教会的模式,本身也提供了如何改革教会的方法。清教徒是如何使用神的话语,自下而上改革教会的?他们的改革计划包含有什么要素?
   
  1.
圣经和基督教书籍
  
  这是一个圣经翻译成英文,印刷和出版事业发展的年代。除了16世纪30年代丁道尔(Tyndale 和科弗代尔(Coverdale)的圣经译本之外,在日内瓦的英国难民还在1560年完成了《日内瓦圣经》,这本圣经包括通篇的注释说明。从1578年开始的五年间,英格兰印行了不下16个版本的《日内瓦圣经》,其中一些版本包括了清教徒修订过的《公祷书》。[17]甚至连1568年发表的《主教圣经》 Bishops' Bible),也包括有更正教的注释,尽管语气措辞不及《日内瓦圣经》强烈。《钦定版圣经》源于1604年的汉普顿御前会议,是清教徒雷诺斯(John Reynolds 提出建议的结果。正如希尔(Christopher Hill)所言,英格兰发展出一种圣经文化: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英文圣经成了一种制度是君王权力,英格兰保持更正教性质的独立性的基础,是道德和社会等级的教科书。”[18]
   
  除了大部分带有解释注释的圣经以外,清教徒文学还包括讲道稿[如薛伯斯(Richard Sibbes)的《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火》],传记[约翰福克斯的《殉道录》],对道德和社会问题的讨论著作[巴克斯特的《基督徒指引》],以及实践神学和教牧神学作品[巴克斯特的《新牧人,波金斯(William Perkins)的《作先知讲道的艺术》]。用豪乐(Haller)的话来说:到了1640年,在民众之间流传的书籍数量已经增加和积累,超过英格兰从前所知的任何程度,这些资料庞大的部分,是出自清教徒传道人的手笔和思想。”[19] 这说明存在着一个在书籍制作、发行,确保人得到充分教育,以致他们能读懂这些作品方面的庞大教育计划。他们善用当时的新技术,就是印刷机,继续改革的过程。
   
  2.
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
   
  清教徒其中一个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他们培养出大量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他们正确认识到,为了改革教会,使国家得以归正,他们需要大批得到很好装备的传道人。用巴克斯特的话来说:所有教会的兴衰都是伴随着事奉的兴衰,(不是在财富或世上盛名方面,)而是在执行他们工作的知识、热心和能力方面的兴衰。”[20] 清教徒知道,他们需要高质量的牧师来传讲福音,按照圣经教导敬虔,使教会增长。
  
  波金斯写道:神用来挽回堕落之后罪人的方法,就是通过悔改,兴起他,让他进入一种更好的光景... ...成就这大工所用的工具,就是... ... 神的工人,合法蒙呼召,由祂的教会差派,去尽如此这伟大责任的牧师。”[21] 亨利巴罗(Henry Barrow)所著的《对有形教会的准确描述》,包括了按立事奉的这种模式:它们的教师一定要是善于教导的人,能按正意分解神的道,传达纯正和全备的教义... ...他一定要在圣经方面大有能力,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仔细传讲祂的教训,纯净、纯正和清楚,不用诡异的方法,不造作,而是使之能造就头脑最简单的人... ...在基督话语有益身心的青草地上喂养祂的羊... ...他一定要用神话语那属天和牧养的杖,引导和保守这些羊......分辨出他们的疾病,就医治他们... ...让教会可以因神带来的加增而加增,成长,归于教会的头,就是耶稣基督。”[22]
  
  使民众、教会和国家归正的计划,取决于培养胜任的神话语的工人。这事奉也要求要有愿意回应神话语的民众。用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的话来说:神已经命定使用传讲祂的道,以此完全祂选民的信心... ...首先,他们被洁净,脱离信仰和行事为人方面的错误和黑暗......在对真理的认识上变得更纯正......这是藉此使他们稳固立定在敬虔道路上的方法。”[23]清教徒传道人兴旺,因为清教徒听众愿意领受神的道。
  
  3.
圣经方面的事奉训练
   
  清教徒为牧师提供圣经学习及有效的训练。这种训练分两部分:将来作传道人的人在他们的地方教会接受训练,以及在大学接受的学术训练。
   
  清教徒正确认识到,对传道人产生塑造性影响的,就是在基督里养育他们,为他们提供早期事奉机会的事奉。这种训练是在家庭生活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家庭可以让人在敬虔方面相互鼓励,对在教会听到的讲道进行讨论。许多清教徒神职人员也在他们的地方教会训练年轻传道人,给他们机会,在本地牧师的聚会中作尝试性的讲道。
   
  清教徒也使用那些属于人文传统一部分的新式教育,对它们进行修改,在大学里训练牧师。除了其他学院提供的培训,清教徒还在剑桥大学成立了两所新学院:1584年成立的以马内利学院,以及1596年成立的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两所学院都是为供应传道人而建立的。这些传道人成了在社会各阶层传播清教思想的主要力量。当伊丽莎白女王问麦梅爵士为何要成立以马内利学院是,他说道:我种下了一粒橡子,当它变成一棵橡树,只有神才知道这结出的果子是什么。”[24]
   
  那些在剑桥大学接受培训的人,也能在各个地方教会听到优秀的传道人,比如在圣三一教堂的薛伯斯,在圣安德烈教堂的波金斯讲道。
   
  4.
新式的讲道
   
  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讲道,把神的话语带给他们那个世代的人。他们用母语讲道,他们的讲道反映出中世纪户外讲道那种更受大众欢迎、更吸引人的特点,喇提美尔(Latimer)曾使用户外讲道,如此有效地为宗教改革助一臂之力。他们发明出一种新式讲道,一种新的宣讲,既实际,又充满激情;实际,是因为他们教导该信什么,该如何行,充满激情,因为他们通过情感,诉诸于人的想象。他们对圣经研究细致,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对人考察细致,在信与不信的挣扎方面尤为体察入微。在传道时,他们是灵魂的医生”[25]。他们清晰的散文风格和许多传道人的无知,以及像兰斯洛特安德鲁斯(Lancelot Andrews 和约翰多恩(John Donne)那种人的学究式的繁复形成对比。[26] 
  
  波金斯为我们提供了清教徒讲道的脉络:
   
  “
讲道涉及:
   
    1.
按照圣经正典,清晰读出经文。
  这是用神的话语进行改革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尝试重新组织教会生活,使之满足清教徒的偏好;信仰是一种公众的责任,而并非个人的意见,清教徒明白,归正的教会能最好服事于教会、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荣耀上帝。[16]
  科林森写道,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徒组织起来确保改革整个教会,用公众权力的手段... ...完成在英格兰的宗教改革。”[13] 我们首先来看这种自下而上改革的尝试。
   
  “
自下而上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国王或女王采取的政策,是否有可能影响这些政策,大主教和主教对改革的态度,以及国会的权力和议员构成情况。
   
  16
世纪60年代的问题是牧师的服装问题。一些清教徒反对方帽和白色法衣,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让人想起教皇党人的服装。伊丽莎白女王定意要保留这些服装,格林达尔大主教不喜欢这些服装,但采纳了一种坚持使用这些服装的笼统规定,因为这问题并不重要,在这些事情上,最好还是遵守合法的权柄。方帽和白色法衣继续普遍得以保留。
   
  16
世纪70年代的问题是教会治理问题。卡特赖特(Cartwright)倡导由地方教会设立会议拥有治理权力的长老会制度。这种制度没有为主教、民事长官治理教会留下余地。尽管这观念在17世纪40年代结出果子,但在当时却得不到推行。这些观念的果效果,就是把清教徒分成了坚持长老会治理,以及希望,或者接受保留主教的两种人。尽管清教徒并没有赢得任何政治上的胜利,他们结果还是坚持事奉,并取得增长。一些强有力的平信徒领袖和同情他们的主教保护他们,成功削弱了伊丽莎白女王反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从16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格林达尔大主教,以及如莱斯特伯爵和麦梅爵士(Sir Walter Mildmay)这样的平信徒领袖去世,这种保护就消失了。[14] 尽管在伊丽莎白执政结束时,清教徒在下议院占有大多数席位,但他们仍没有却得大的政治影响力。
  
  1603
年英王詹姆士执政时,清教徒希望他们的奋斗目标可以取得某种进展,他们在汉普顿御前会议呈交的《千人奏书》中提出温和的改革主张。他们失败了,原因并不是国王反对清教徒的神学,而是因为他不愿容忍任何的不同意见。服从教会的规矩,这是关乎公民服从的问题,而国王不容许在国民生活的任何领域存在着公民的不服从。清教徒认为敬拜的内容和教会治理是信仰问题。对国王来说,这些是政治服从的问题,所以他不容许有任何背叛的苗头。
  
  从现在开始,清教徒分成了两种人,一些人认为这些引起争议的敬拜礼仪和教会治理问题是至关重要,任何妥协都不可接受,另外一些人认为,这些事情不是基要,某种妥协是可以接受,甚至是策略性的。一些与英格兰教会分离的独立派人士,在1620年前往美洲,不愿屈服于一个非完全归正教会的压力。那些留下来的人,在教会治理应该是改革宗主教制,长老制还是独立制的问题上,也分成好几种。他们也落在由劳德(Laud)大主教带领,不断加增的反清教压力之下。一方面是劳德的逼迫,另一方面是更极端的清教徒诉求,使得像威廉斯和乌雪这样的圣公会人士越来越难维持和促进持清教运动思想的圣公会运动。
  
  随着英王查尔斯在1649年遭处决,属于独立派的清教徒在政治上得势,而长老会和坚持主教制的清教徒则失去了一切影响力。从表面上看,清教徒改革运动取得胜利,促成了共和政体。如果它取得长期成功,英格兰的教会就会变成清教徒的教会了。它没有取得成功。在政治方面,它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尽管废除了君主制,取而代之的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国会显然不具有代表性,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克伦威尔王朝,这并不可行。这也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胜利,这就是说,得胜的,只是独立派的清教徒,而不是长老会和主教制的清教徒。清教运动的成功也给它的失败播下了种子,因为它把政治清教徒招聚起来,这些人热衷革命和民主的政治活动,却不委身于和福音有关的重要优先事项。[15]
  
  尽管长老会清教徒在让查尔斯二世于1661年复辟这件事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对他们的教会政体和神学却不报好感,1662年,英格兰教会中那些拒绝服从新规定的清教徒牧师,辞职离开他们的事奉。再一次,国王定意在人在政治上顺服,使用敬拜礼仪方面顺服,以此作为对人的考验。之前清教徒分裂,现在则被征服。独立派去了美洲,或者随着共和政体的沦落而名誉受损。坚持立场的长老会人士在1662辞职,那些留在英格兰教会内的清教徒,因着他们与其他清教徒的来往而遭人怀疑,因被指责为妥协而心灰意冷。
   
  大多数人认为,清教徒尝试用政治手段改革的努力失败,原因部分在于清教运动内部的分歧,部分在于它政治方面的无能,部分在于君王、国会和人民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偶然因素。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概括了从1559年到1662自上而下改革教会的努力,在当中,清教徒尝试使用公众权力,君王和国会来实现他们的改革计划。当然,早在1582年,布饶恩(Robert Browne)已经提倡不再有任何拖延的改革。他身为坚持教会独立于世俗权力之外,教会生活采用独立派模式的清教徒,为此著书立说。他坚持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反对自上而下的改革。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不成功,对于自下而上的改革,我们又可以作出何等评价呢?
  

  
自上而下的改革
  威廉富勒(William Fuller)在他所著的《至女王书》中,抱怨女王伊丽莎白把神命令于你的,听、信、存在心里都如此不足,遵守得如此无力冰冷,以致因陛下的缘故,神只得到一半尊荣,祂的教会只得到一半归正和建立,祂的百姓得到一半教导与安慰。”[1]他所抱怨的,是教会只得到一半归正,在这教会中,改革进行,只是一半向前,后退却超过一半。”[2] 清教徒改革教会的大计持续了一百年。一些人放弃了这努力,在美洲殖民地建立新的教会;许多人在1662年宁可辞职,也不愿意在对他们作出无理要求,如此抗拒改革的教会内继续事奉。
   
  本演讲的主题就是教会改革。我们要概述清教徒通过政治作为,以及通过传道改革教会的努力。我们要指出,在任何时代希望洁净教会的人,他们遇到的极大难题;我们怎样才能最好达致改革?改革蹒跚行进,只是一半向前,或者看起来是后退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办?这是活在一个混杂教会中遇到的问题,那些反对使用神的道改革教会的人看来有权有势,不敬虔的生活和侍奉模式看来不断增强。1559年到1662年间的清教徒面临的两难局面,是每一个世代要改革教会的人也在面对的,20世纪末的人更是如此。
   
  那些受到敬虔热心、基督的荣耀、顺服神话语所激励的清教徒,肯定是委身要改革国教。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归正,不仅仅是地方教会的归正。他们的目标是是改革英格兰的国家教会,那约翰福克斯(John Foxe 称为不管是一起聚集,还是分散在英格兰全境的基督教会的真正成员和忠心会众”[3]的团体。用1572年《至国会忠告》的话说,他们所抱怨的,就是在英格兰,我们离拥有一个按神话语的命令,正确改革的教会相距如此遥远,甚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教会的外面。” [本演讲中教会这个词通常指宗派]
   
  我讲清教徒的时候,是指那些主要关注信仰,委身改革宗神学和教会改革的人,而不管他们偏向的教会治理体系是归正的主教制,长老会,或者还是公理会。
   
  我认识到,至少有两种论述清教运动的人认同一种理论,就是清教徒不可能是英国圣公会人士,圣公会人士也不可能是清教徒。一些不从国教者采纳这种立场,因为他们要强调英国圣公会运动和清教运动之间的鸿沟,表明真正的清教运动是建基在英国圣公会运动之外的。[4]一些圣公会作家采纳这种立场,因为他们要强调,清教运动在主流圣公会运动中并无立足之地。[5]
   
  然而科林森(Patrick Collinson)指出,清教运动是圣公会运动的一部分:我们现代的观念认为,圣公会运动通常是排斥清教运动... ...这是对我们那部分信仰历史的扭曲,”[6] 迪肯斯(A. G. Dickens)宣称,按我们理解的清教运动,从来并不局限归于不从国教者;它是圣公会教会起源的一个强有力元素,它藉着这教会,在国民生活和国民观念赢得它持久的地位。”[7]
   
  持清教运动思想的圣公会人士中,其领袖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格林达尔(Grindal),他努力捍卫清教徒的做法,对抗伊丽莎白女王的攻击;约克大主教威廉斯,《圣餐桌 - 名义与实质》一书的作者,坚决捍卫在主餐方面的改革宗的神学与实践;阿尔马大主教乌雪(Ussher)和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一道,倡导归正模式的初始主教制(Primitive Episcopacy)。[8] 艾金森(Nigel Atkinson)表明,胡克(Richard Hooker)这位英国圣公会运动的伟大建筑师,显然是信守改革宗传统,在神学方面比一些批评他的清教徒更接近加尔文。[9] 甚至在共和政体年代,300名圣公会清教徒 [一位当代作家把他们称为福音派人士”] 固定在牛津聚会,进行圣公会形式的敬拜。[10] 我们不应当低估在1662年离开英格兰教会中的一些人的圣公会精神。埃塞克斯郡的司坦堡教区牧师哈弗斯(Henry Havers)就是一位这样的人;与他一道脱离教会的人仍使用1735年版的《公祷书》。[11] 扎尔(Paul Zahl 指出,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从1520 年到1690年持续了170年,产生出一家更正教的改革宗教会,一个更正教的改革宗国教。”[12]
   
  很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看到清教徒有两种改革方法,一种我们可以形容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另外一种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就是尝试通过公众权力,通过向女王、国王或国会呼吁,通过政治影响力和立法来改变教会。自下而上的改革就是印刷圣经和其他书籍,培养有能力的牧师,获得教区任命,建立归正的聚会和社区,设立牧师会议促进改革运动。一种是在教会治理处于国家控制之下的年代,通过政治影响力进行改革。另外一种是在普通人在社会获得更大影响力,民主力量不断增强的年代,依靠神的话语进行改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草根改革。首先我们要简单纵览自上而下的改革,然后更详细来看自下而上的改革。